【140】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紧接着,他又听到了好一些熟悉的名字。
  “二甲第七十九名,魏席坤——”
  “二甲第八十一名,钟木鸿——”
  “二甲第一百名,魏席时——”
  谢行俭听到这,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幸好幸好,魏席时没有掉进三甲同进士堆里。
  郑传信唱名花了小半个钟头,等最后一名三甲同进士的名讳唱完后,传胪大典正式结束。
  接下来,礼部尚书便走到奉天殿前,奏请敬元帝的銮仪卫摆驾离开,这时中和韶乐再次奏隆平之章,诸位大臣连同新科进士齐齐行三跪九叩礼,恭送敬元帝离开奉天殿。
  敬元帝离开后,这时会有礼部的堂官将大金榜放置在云盘之上,前头有内侍官撑黄伞做向导,谢行俭等新科进士们以及王公百官跟随金榜而出。
  乐部和声署两部门会设中和韶乐于皇宫至东长安门这条道上。
  新科进士停在出宫门的地方稍作休息,礼乐奏响后,谢行俭等人检查衣冠是否整齐,头顶上的三枝九叶顶冠可不能歪,要知道等会他们一出去,外面会有一堆老百姓看他们。
  谢行俭这类一甲进士,在宫门口会与其他进士分开,他们出宫门要从午门正中出。
  这一举措可让周围的进士羡慕的红了眼。
  午门正中门又称天南门,正面三洞口,因正中的那间门,路上铺了象征“凤在上龙在下”的丹陛石,丹陛石是帝王权力的化身,所以一般人是绝对不允许在上面行走的。
  但也有例外,除了皇帝大婚踩丹陛石外,再有就是殿试考中一甲的三名进士可以在上面走一次。
  二甲进士跟着文武大臣从左右两个门出去,三甲同进士待遇稍微差些,只能走另外两个侧门。
  天南门从外面看有一正两副三个的门,其实从里头看,却有五个门,“明三暗五”的来由便是出自于这。
  三甲的同进士看到御林军打开两侧小门后,顿时心中哀叹不已。
  从出宫门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这些同进士和一甲二甲之间的差距,这才是第一步啊。
  等再过几年回头看,他们这一科进士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也许一甲三人都穿上了三品大员的紫袍,而他们还不知道搁哪旮瘩地方做芝麻小官呢。
  *
  一行人出了宫门后,礼部堂官将大金榜悬挂在长安门的宫壁上。
  谢行俭作为进士之首,会率领诸进士上前观榜。
  长安门口是皇宫属地,平常百姓一般是不允许靠近的,今日不同,黄榜一经张贴,附近的百姓全靠拢过来。
  其实在传胪大典前,吏部文官拓印的大金榜早已在四个街上传遍,老百姓之所以远远的跑到长安门来张望,无非是想一暏新科进士的“好颜色”。
  四张拓印的金榜以及正宫门外的大金榜,会在外悬挂展示三日,第四日会由礼部将其收缴于内阁安放。
  国子监会在近期内,安排人进内阁雕刻题名碑,若无意外,这块进士碑也会像谢行俭在金銮殿上做的登高诗一样,流芳百世。
  *
  谢行俭等进士拜谢皇恩后,属于新科进士们最光彩的时刻终于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