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3)
“能行吗?曹嵩靠不住,不会露馅吧。”
“放心,我不会长居洛阳。”
第69章
段铭的心情这两天经历巨大的起伏。
妹妹段宁书信告诉了他并州铁官贪墨一事, 他不够资格参加朝会,因此写了一封奏议,表达对边郡铁制的不满。
没想到皇帝对他的奏议大为认可,亲自下旨,换掉了并州的铁官不说,还将他调到了大司农下属铁市官。
皇帝这边的想法很简单, 如今盐铁归郡国管理,铁市官已经是个空架子了,但是既然年轻郎官有想法,就应该给他机会不是?
当然皇帝自己也是存了小心思的, 他能接触到的官员基本官场浸淫多年的老油子, 虽然人人口呼万岁, 但是真正重视他想法的能有几人呢?
这种无实权的位置,他点了就点了,想必就算太傅也不能说什么。
而被他亲自提拔上来的官员,他就有借口多多召见,以此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
皇帝的小算盘是打得啪啪响,但是他没想到, 这些人就连一个小小的铁市官,都不肯顺了他的意。
对于段铭来说,这* 样的机会简直千载难逢, 不说别的,能够面见皇帝, 表达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就是多少同龄人根本不敢想象的啊!
但是很快, 段铭也高兴不起来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人生的第一份弹劾,居然来自他的好友,同期任郎官,现就职于三公曹的卫召!
“他就是嫉妒!嫉妒我走得比他快些!”段铭气愤地对自己的妻子道。
妻子史砚奇道:“可是听你从前的描述,卫郎君不像是那样的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段铭狠狠道,“从前在尚书台,公务繁忙还不觉得,如今方知官场无友谊!”
“……他弹劾你什么?”
段铭声音带着愤懑:“他说我年纪轻,当不起这么重要的职务。”
“他后来有同你解释吗?”
“没有。”他突然泄了气,“我找了他几次都不肯见我,想来是有些心虚吧。”
两人沉默相对,史砚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他知道丈夫在为这段突然破裂的友情而伤心,但是她不在其中,也理不清其中关节,只能安慰丈夫:“如今边郡战乱频频,这铁市官有名无实,也不一定就是个轻松差事,你骤然被县官点起来,所有人都会盯着,还是专注于自己的差事,务必事事小心。”
如果只是卫召小小一郎官的弹劾,那么皇帝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但是当大司农,新铁官的直属上级也抗议时,皇帝就要闹了。
小皇帝闹的方式很直接,他找到了待他如亲子的宦官,中常侍赵忠哭诉。
赵忠用手擦干小皇帝的眼泪和鼻涕,道:“哎,可怜见的哟。”
小皇帝抽噎道:“他们,为什么都反对朕。”
赵忠道:“并不是人人都和宦官一样,住在宫里,依仗陛下生活的。”
“那怎样才能让他们必须依仗朕生活呢?”
赵忠道:“清流举孝廉,通过察举来到陛下身边,但是他们却称呼举荐他们的郡国太守、察举他们的太常大人为老师,士兵们应招入军营,替陛下扫清羌胡,但是他们却只认得军中将领,而不知有君恩庇佑才能得胜凯旋,所以文臣不是陛下的文臣,武将不是陛下的武将啊。” ↑返回顶部↑
“放心,我不会长居洛阳。”
第69章
段铭的心情这两天经历巨大的起伏。
妹妹段宁书信告诉了他并州铁官贪墨一事, 他不够资格参加朝会,因此写了一封奏议,表达对边郡铁制的不满。
没想到皇帝对他的奏议大为认可,亲自下旨,换掉了并州的铁官不说,还将他调到了大司农下属铁市官。
皇帝这边的想法很简单, 如今盐铁归郡国管理,铁市官已经是个空架子了,但是既然年轻郎官有想法,就应该给他机会不是?
当然皇帝自己也是存了小心思的, 他能接触到的官员基本官场浸淫多年的老油子, 虽然人人口呼万岁, 但是真正重视他想法的能有几人呢?
这种无实权的位置,他点了就点了,想必就算太傅也不能说什么。
而被他亲自提拔上来的官员,他就有借口多多召见,以此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
皇帝的小算盘是打得啪啪响,但是他没想到, 这些人就连一个小小的铁市官,都不肯顺了他的意。
对于段铭来说,这* 样的机会简直千载难逢, 不说别的,能够面见皇帝, 表达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就是多少同龄人根本不敢想象的啊!
但是很快, 段铭也高兴不起来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人生的第一份弹劾,居然来自他的好友,同期任郎官,现就职于三公曹的卫召!
“他就是嫉妒!嫉妒我走得比他快些!”段铭气愤地对自己的妻子道。
妻子史砚奇道:“可是听你从前的描述,卫郎君不像是那样的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段铭狠狠道,“从前在尚书台,公务繁忙还不觉得,如今方知官场无友谊!”
“……他弹劾你什么?”
段铭声音带着愤懑:“他说我年纪轻,当不起这么重要的职务。”
“他后来有同你解释吗?”
“没有。”他突然泄了气,“我找了他几次都不肯见我,想来是有些心虚吧。”
两人沉默相对,史砚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他知道丈夫在为这段突然破裂的友情而伤心,但是她不在其中,也理不清其中关节,只能安慰丈夫:“如今边郡战乱频频,这铁市官有名无实,也不一定就是个轻松差事,你骤然被县官点起来,所有人都会盯着,还是专注于自己的差事,务必事事小心。”
如果只是卫召小小一郎官的弹劾,那么皇帝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但是当大司农,新铁官的直属上级也抗议时,皇帝就要闹了。
小皇帝闹的方式很直接,他找到了待他如亲子的宦官,中常侍赵忠哭诉。
赵忠用手擦干小皇帝的眼泪和鼻涕,道:“哎,可怜见的哟。”
小皇帝抽噎道:“他们,为什么都反对朕。”
赵忠道:“并不是人人都和宦官一样,住在宫里,依仗陛下生活的。”
“那怎样才能让他们必须依仗朕生活呢?”
赵忠道:“清流举孝廉,通过察举来到陛下身边,但是他们却称呼举荐他们的郡国太守、察举他们的太常大人为老师,士兵们应招入军营,替陛下扫清羌胡,但是他们却只认得军中将领,而不知有君恩庇佑才能得胜凯旋,所以文臣不是陛下的文臣,武将不是陛下的武将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