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二的华夏论——从百家大议开始说起。】
  【秦历18年春巴蜀归秦,秦二打算在次年对匈奴用兵。但经历数年内战的大秦满目疮痍,百姓亟需休养生息,朝堂内外都反对再起战事。】
  【四月,秦二以编订教科书为由宣告天下:于八月在咸阳召开百家大议。】
  【这场大议将决定以怎样的教材为大秦学子启蒙,事关学派存亡续绝,诸子百家云集咸阳。】
  【八月初一,秦二抛出议题: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哪种君王对华夏的危害最大?】
  【在诽谤罪被取消不久的大秦,讨论这种议题有着极大的风险。】
  【我解释一下:诽谤罪在古代指的是指责君王或朝政,不是现在的造谣。】
  【假如这是秦二在钓鱼执法,参与大议的人都得死。】
  【所以来咸阳的学派很多,敢发言的却不多。】
  【命运的馈赠只眷顾勇士,自此以后大秦只有十六个学派。】
  【儒家的勇士最多,一家的数量能抵过其他十五家之和。】
  【主要法家法不上君王,唯一一个发言的我都怀疑那是秦二逼他的。】
  【不发言的学派都不得进教科书,秦二总不能看着法家死,不然没法治国了。】
  【别查资料,大家猜猜各家都是怎么给这三种君王排序的?】
  百家动容。
  不管他们怎么看待秦二的好战。
  但秦二居然废除了诽谤罪!
  仁君和暴君明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君王,但偏偏秦二同时占据两种状态——
  文治上是比肩尧舜的仁君,武功上是前所未有的暴君!
  百家大议。
  目前除了法儒兵,其他各家都得提心吊胆。
  法儒是天幕提过他们,兵家——秦二用兵如此频繁,怎么也不可能看着兵家消亡。
  虽说此时还未有百家大议。
  可如若秦二以天幕之上不敢议论君王为由,故而认定这一学派没有资格传承,谁又能反驳?
  甚至都不用秦二出手,天下黔首看到这个学派如此懦弱,难道还会愿意拜入吗?
  ………
  叔孙通大喜!
  他最担忧的就是儒学传承,如今看来可以放心了。
  秦二虽然不喜儒家男尊女卑之说,却没有因此打压儒学。
  她果然是文治上的圣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