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二连自己的死都不在意,又怎会在乎自身之生?
  只能是大秦一统——始皇帝二十六年。
  天幕角落的数字是秦历!
  自古以来, 史书纪年均以国号或是君王的名字来命名。
  秦二却以华夏大事确认元年, 而后世也沿用这种历法。
  秦会亡,却永远是华夏史最醒目的篇章。
  【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民本位、曾子的修身、子思子的中庸、荀子的性恶论。】
  【靠,我是不喜欢儒家的, 但这些真没得说, 全都是华夏瑰宝。】
  【凡是我华夏儿女, 就都被这些思想熏陶过。】
  【这五种思想在秦二治政理念中贯彻始终,所以虽然秦二没承认过, 后世儒家也认为秦二治儒。】
  【当然, 法家并不同意这一点。】
  【墨家也不同意。】
  【兵家更不同意。】
  【农家坚决反对!】
  【道家……算了, 当我没来过。】
  叔孙通从痛哭失声变成喜极而泣。
  峰回路转。
  儒家突然就从绝境走上大道!
  秦二是公认的圣皇,她推崇的思想必成大秦显学。
  分裂的儒家也会因秦二的去芜存菁团结起来。
  叔孙通已经是想得最保守的儒学大家, 多的是儒生认定秦二就是治儒!
  儒家将出一位圣皇!
  集五位儒圣之思想于一体,秦二怎么不算是儒家的圣皇?
  儒家此时并没有五圣之说?
  圣皇承认的“儒家先圣”当然就是五圣!
  至于荀子在此之前风评不高,他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悖、又接连教出韩非李斯这两个法家巨擘……
  先不说秦二的圣皇背书,只论儒家崇古险些致使华夏陆沉,就打醒了许多崇古非今的儒生。
  ………
  李斯代表法家不同意。
  先前他看到天幕说秦二是荀派,还以为秦二真是儒家弟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