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3 / 3)
这事乍一听荒唐离谱、大逆不道,可是细细琢磨她给出的理由,似乎也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忠孝礼义,确实都是对君子、对士人的要求,对女子的要求则是三从四德。孝女、贤妻、良母,就是社会对女性的所有要求,至于其他的,都是细节。
可是这三个身份,谁先谁后,就很值得说道了。
至少在大唐,在儒家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的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所以才会出现孝女和离回家侍奉父母的案例。
贵妃要跟皇帝离婚,当然是天方夜谭,但当贵妃身上贴了“孝女”和“母亲病重”的标签之后,这个要求似乎又成了情理之中。
儒家之所以要以孝治天下,就是因为这是普通人最有代入感的一个身份。
谁人没有父母?谁人没有儿女?
只要将君与父、臣与子的意象联合在一起,统治的框架就会牢不可破。
但也正因此,“孝”就成了必须要维护的礼仪。
哪个儿女不想奉父母终老,哪个父母不愿意临终前儿女俱在膝下?
所以即便是宰相,也要丁忧守孝,即便是皇帝,也只能以日易月。
帝王将相尚且如此,那么一位贵妃想要在母亲病床前尽孝,谁又能说她不对?就算是皇帝,也无法剥夺她身为女儿的身份、职责与权利。 ↑返回顶部↑
忠孝礼义,确实都是对君子、对士人的要求,对女子的要求则是三从四德。孝女、贤妻、良母,就是社会对女性的所有要求,至于其他的,都是细节。
可是这三个身份,谁先谁后,就很值得说道了。
至少在大唐,在儒家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的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所以才会出现孝女和离回家侍奉父母的案例。
贵妃要跟皇帝离婚,当然是天方夜谭,但当贵妃身上贴了“孝女”和“母亲病重”的标签之后,这个要求似乎又成了情理之中。
儒家之所以要以孝治天下,就是因为这是普通人最有代入感的一个身份。
谁人没有父母?谁人没有儿女?
只要将君与父、臣与子的意象联合在一起,统治的框架就会牢不可破。
但也正因此,“孝”就成了必须要维护的礼仪。
哪个儿女不想奉父母终老,哪个父母不愿意临终前儿女俱在膝下?
所以即便是宰相,也要丁忧守孝,即便是皇帝,也只能以日易月。
帝王将相尚且如此,那么一位贵妃想要在母亲病床前尽孝,谁又能说她不对?就算是皇帝,也无法剥夺她身为女儿的身份、职责与权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