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3 / 3)
不过案子还没给了断方府就意外失了火,虽然很快进来了一群官兵扑灭了大火,可方谦唯一的儿子却是死在了里面,事后清扫的时候就只能找到一具烧焦的尸体,早就看不出面容了。
后来萧缄几番审查确认无错后上书先皇,先皇更是全权交给萧缄自行处理。
随着方谦一家剩下的仆役和方谦夫妇被斩首示众,此事就算是了结了。
也是直到二十年后,此案才被一个几乎是毫不相关的人检举了出来。
也无怪乎康思齐会有如此大的反应,一开始先帝是想将方谦流放草草收场的,是自己带着一部分义愤填膺的臣子去宫门口死谏才招致此案的严审。
可以完完全全说,如果是冤假错案的话,那么就是自己将方谦一家推入了深渊。
康思齐一个人在屋内站了很久,外面都是劝他想开的学生,都在劝他当年也是被人所骗,况且现在也没个定论,指不定是有人陷害方茹呢?
但是康思齐脑海中却不住的浮现出了二十年前的种种,千思万绪如走马灯一般在他的脑子里过了一遍。
他突然意识到……是啊,方尚书是多么铁面无私的一个人,当年他唯一的儿子差点病死他还能雷打不动地上朝,甚至是不带着任何情绪的将公务处理的有条不紊。
每日回府后再衣不解带地照看自己的儿子。
当时先帝不上朝,左右两个丞相也都忙着搜罗各方道士游士寻得各种丹方来讨先帝高兴,在这种情况下是方谦挑大梁才能平稳地过了几年。
一个殚精竭虑为朝廷考虑的人怎么会为了一己私欲而伙同逆贼谋反招致朝野上下民不聊生呢?
自己为什么当年会被仇恨蒙蔽,根本没有想到这个?
自己当年为什么会一点怀疑都没有?
康思齐如坠冰窖,整个人几乎是站不稳,麻木地听着外面学生的劝导。
时间好似被无限拉长,突然,他猛地回头,“砰”的一声推开了门,迎着众多学生的目光一言不发。
他想自己必须去纠正这个错误。
*
萧翎急急忙忙地到了宫门口却发现自己爹娘也在,他们一左一右都在试图扶起王铉,只是他老人家死犟着怎么都不站起来。 ↑返回顶部↑
后来萧缄几番审查确认无错后上书先皇,先皇更是全权交给萧缄自行处理。
随着方谦一家剩下的仆役和方谦夫妇被斩首示众,此事就算是了结了。
也是直到二十年后,此案才被一个几乎是毫不相关的人检举了出来。
也无怪乎康思齐会有如此大的反应,一开始先帝是想将方谦流放草草收场的,是自己带着一部分义愤填膺的臣子去宫门口死谏才招致此案的严审。
可以完完全全说,如果是冤假错案的话,那么就是自己将方谦一家推入了深渊。
康思齐一个人在屋内站了很久,外面都是劝他想开的学生,都在劝他当年也是被人所骗,况且现在也没个定论,指不定是有人陷害方茹呢?
但是康思齐脑海中却不住的浮现出了二十年前的种种,千思万绪如走马灯一般在他的脑子里过了一遍。
他突然意识到……是啊,方尚书是多么铁面无私的一个人,当年他唯一的儿子差点病死他还能雷打不动地上朝,甚至是不带着任何情绪的将公务处理的有条不紊。
每日回府后再衣不解带地照看自己的儿子。
当时先帝不上朝,左右两个丞相也都忙着搜罗各方道士游士寻得各种丹方来讨先帝高兴,在这种情况下是方谦挑大梁才能平稳地过了几年。
一个殚精竭虑为朝廷考虑的人怎么会为了一己私欲而伙同逆贼谋反招致朝野上下民不聊生呢?
自己为什么当年会被仇恨蒙蔽,根本没有想到这个?
自己当年为什么会一点怀疑都没有?
康思齐如坠冰窖,整个人几乎是站不稳,麻木地听着外面学生的劝导。
时间好似被无限拉长,突然,他猛地回头,“砰”的一声推开了门,迎着众多学生的目光一言不发。
他想自己必须去纠正这个错误。
*
萧翎急急忙忙地到了宫门口却发现自己爹娘也在,他们一左一右都在试图扶起王铉,只是他老人家死犟着怎么都不站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