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 第58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被甩出的刀子,原来是把周军制式的短刀。这种短刀制造数量非常巨大,而质量十分精良。刀脊厚且直,刀刃弧度分明,锋锐异常。锋刃扎进桌板之后几乎穿透,刀身微微颤动,刀刃上一团晕光游走。
  大桌旁十数人的眼珠子,随着这团晕光上上下下,脸色忽明忽暗。
  所谓人心向背,是挺玄妙的一样的东西。被定海军政权挟裹入来的大首领们,与跟随郭宁出生入死许久的武人不同。既然北方局势急速恶化,容不得大周轻描淡写地应对,他们的心思难免浮动。
  但刘二祖毕竟是红袄军中数一数二的首领,威望足以压制任何人。他一旦亮出刀来,在场众人无不肃然。
  况且,众人与朝廷内外的利益捆绑是真的。谁愿意大周吃亏,谁又真的指望蒙古人给一口肉吃呢?
  “烤羊是好东西。但我情愿跟着大军出塞,在草原上吃自家烤的羊。”
  方郭三呵呵轻笑了两声,出声缓颊:“蒙古人这一场来,大家的损失必不小。有人连棺材本都蚀了,心情不好,难免胡乱说些。不过,咱们都是明白人,不耽误正事。元帅放心!”
  刘二祖转头看石圭。
  石圭立刻道:“元帅放心!”
  石圭旁边,刘二祖眼神一到,展徽也道:“元帅放心!”
  转眼间,十数人俱都决断。刘二祖也不挽留,立刻令他们整顿本部兵马。其实隶属他们管理的兵马,日常训练并不会懈怠。倒是他们这些人养尊处优久了,要转入紧张的作战状态,得下狠功夫提神才行。
  第九百九十六章 震动(下)
  大周的皇宫一向是个礼仪场所,皇帝喜欢住在都元帅府里,今日也是一样。
  都元帅府深处的习武场,前阵子又经过修缮,往贴近外墙的地方辟出了一大片射圃。所谓射圃,按官方文书的说法,是专供皇帝锻炼射术的靶场,但郭宁经常带着许多部下在这里较射取乐。
  自古以来军中武艺以骑、射两项为先,因为良马和良弓不易得,同时具备这两项本领的,通常都是军队骨干,或者世代从军的将门子弟。如郭宁这般拿着铁骨朵到处乱砸的,一看就知没什么好出身。
  但郭宁现在的身份不同了。年初时,他在出巡边境的时候,忽然集结兵力突入草原,着实把群臣吓着了,后来从各种角度规劝他,请他尽量在国都安坐不动的人很多。郭宁是马上皇帝,当然不会同意。
  那些人退而求其次,便恳请郭宁至少别轻易与人搏杀。如果您老人家非要找个机会过瘾,那隔着远些射箭,怎么也比近身浴血搏杀妥当。
  这倒不是没有道理,所以郭宁最近练武,对射术很是积极。
  此时但见郭宁开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百步开外的箭靶上不一会儿就密密匝匝地扎满了羽箭,除了偶尔几支稍偏以外,其余都正中红心。
  这样的射术堪称出众,能在连续射击时保持如此稳定的成绩,更需要强大的身体素质和稳定的心理。一时间左右连连赞叹,郭宁听得过分,一边摇头,一边哈哈大笑。
  一口气射了许多箭,他有点累了,当即放下大弓,让身边将士们都去试试。刚转回凉亭里擦拭汗水,却见到外面一名中年武官快步走来,神色匆匆,双手还捧着一物。
  来者是当年红袄军的首领之一,如今常驻在济南做亲民官的霍仪。
  红袄军的势力极盛时,霍仪一度割据邳州,是手头很有实力的几个大首领之一。大周建立以后,红袄军的将士在军队里占了极大的比重,但霍仪因为难离故土,拒绝了好几次调动,一直停留在山东负责安定红袄军旧部家属的军屯和田亩分配。
  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官职升迁速度比旁人们慢不少,在中都几乎不被当做重将看待。今日刘二祖召集老伙计们,他也去了,却是和最后到达的数人一起,全程都没说什么话。
  不过,当时没重视霍仪的人,这会儿可能会吃惊。因为霍仪从远处匆匆行来,沿途那么多的值守甲士竟不盘查,容他畅通无阻,直到郭宁身前。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
  “陛下,您的刀。”
  霍仪在阶前单膝跪地,双手捧起带鞘长刀,赫然是郭宁长期携带的那把金刀。他举着刀,顿了顿又道:“将帅们的斗志尚在,对陛下也是忠诚不二,并没有用到这把刀的地方。”
  他正是受了郭宁的托付,去往刘二祖的府邸参加宴会的。
  按照郭宁的吩咐,他全程旁听,只做一个准备。那是郭宁先前亲口吩咐的:如果刘二祖不能压住高级将官们的松散畏怯,以至于矛盾激化,当真要动手。他立刻持刀出来,给刘二祖撑腰。
  其实霍仪在接受这个命令的时候,完全是懵的。他的消息不太灵通,所以压根就不理解为什么将官们会这样表现,而刘二祖又为什么要压制他们。直到酒宴上一说蒙古军的动向,他才明白了郭宁的意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