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建岳抬头,看向林多福,借着昏黄的灯光,看去。
  只见林多福身穿一袭淡青色的长裙,裙子的布料虽然朴素,不是名贵的丝绸,但质地优良,她身量不若普通农家女儿矮小,身姿挺拔,形容板正,面容偏黑,但眉目俊秀,双目深邃明亮,不似小女人,倒像个精神聪颖的少年郎。
  她的腰间还和孟鹤云一样系着一条墨兰腰带,两人并肩而立,具是一样的简单清爽而不失雅致。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孟鹤云,会带来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子,虽然看着没有普通农妇的粗俗、也没有大族深闺女子的胭脂之气,但那容貌看着实在过分年轻了,看起来都不足双十。
  “林氏,你年龄几何?”
  林多福落落大方回:“回大人,十七。”
  十七岁?
  林建岳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他心存轻视,认为这样的年轻妇人,即便真的学过针灸,也不太可能在这等紧要关头发挥大用。
  林建岳质疑道:“孟林氏,你才十七岁,又身为女子,怎会懂得针灸之术?这种技艺需要深厚的医学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你年纪尚轻,又怎能胜任?”
  林多福微微一笑,没有被林建岳的官威吓到,不就是辩论嘛,她大学期间也没少参与,她上前一步,回应道。
  “林大人,年龄并非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古人有云:‘英雄出少年’,又言‘巾帼不让须眉’。我虽年轻,但自幼便对医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徐老大夫家中亦不乏医学典籍。我日夜苦读,勤奋钻研,加之我天赋异禀,对针灸之术有着独特的领悟。我深信,只要心怀济世之志,无论男女老少,皆能大有作为。”
  孟鹤云在一旁听了,牵了牵嘴角,日夜苦读、勤学苦练,这话术说的,还以为你从小这般学习的呢?
  谁又知道,其实他的多多,自学中医,尚不足半年。
  林多福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再说,针灸之术并非只有年长者才能掌握。古有神医扁鹊,年轻时便以针灸之术名扬天下;又有华佗,亦是在年轻时就展现出卓越的医学才华。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年龄并非限制,关键在于是否有决心和毅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林多福的话掷地有声,让林建岳不禁为之动容。这口才,引经据典,居然比起他家中幼子还要详熟。
  “好!林氏,你出自林家村,那林家学堂没有白开!”他现在有些信了,这小娘子是真有些本事的,“阿生,带孟主簿和林氏去甲区!”
  两人还不容易说服了林建岳,不再耽搁,赶紧到了甲区。
  甲区的气氛紧张而慌乱。
  那些躺在床上的孩子们,他们面色通红,额头冒着冷汗,有的已经陷入了昏迷,四肢不时抽搐。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孩子们痛苦的呻吟声。
  李大夫,仁济堂的医术翘楚,此刻正满头大汗地奔走在各个病床之间,有药童跟着,随时拿着药方前去煎药。而学徒马平在另一头,手忙脚乱地喂着孩子们喝药。他的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另外三个病区的孩子,吃了林多福的白虎汤有了明显好转,但甲区的孩子们却似乎没有得到白虎汤的眷顾。
  他们的病情愈发严重,高烧不退,抽搐不止。孩子们的父母围在床边,焦急地呼唤着孩子的名字,泪水在他们的脸上肆意流淌。
  这时,一位孩子的母亲爆发出哭声,跪地磕头:“我只剩下这么一个孩子了,他还没死,还没死,刚刚还在问我要糖水喝,他还没死啊,求求谁来救救我的孩子吧!”
  林多福和孟鹤云看过去,只见马平面无表情地给一个孩子盖上了白布,而那位母亲跪地,向马平不停磕头:“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孩子!”
  随着这位母亲的哭声,混乱与紧张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三三突然出声:“多福姐姐,那个孩子还没死,只是休克了。”
  还没死!
  林多福迅速跑起来,一把扯掉白布,按孩子颈部的脉博,果然还在跳动。
  她迅速从药箱中取出银针,准备进行针灸急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