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3)
礼部尚书最着急了,郡主怎么能下嫁给蛮子呢,这是天大的耻辱!
他急得要出列谏言,存玉却伸出手轻轻挡住他,递给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礼部尚书一愣,已经要站起来的身体坐了下去。
存玉抬眼看到对面的阿史那孛听到陛下的话神色微变。
大巫叩首谢恩:“臣谢陛下恩典,契丹必举族之力奉养公主——”
皇帝打断他的话,提醒道:“婚书还没献上呢。”
大巫愣住了:“什么婚书?”
皇帝笑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虞朝风俗,有了婚书才算定亲。”
三书六礼,三书便是婚书是三书中的第一种,虞朝对婚仪的看重在皇室中根深蒂固不可撼动,平昭公主若自愿为女儿定了亲,是必定要有婚书为证的。
大巫呈上的玉碟只能证明郡主的身份罢了,定不了她的婚事。
礼部尚书回过味来,陛下这是要认下郡主,但不认婚事的意思。他胸口憋着的气渐渐通畅了,简直想大笑出声。
是啊,皇朝郡主的婚事难道只凭这个巫师狗屁不通的几句话就能定下吗?
存玉看着契丹来使惊讶的面色,轻笑出声:“使者不会不知道婚书是什么吧?”
“也是,听说贵族男女成婚只需在大漠上对着长生天起誓就好,不知道我们中原的婚俗实属正常。”
她的语气逐渐凌厉起来:“但是——”
“大巫不知,难道平昭公主也不知道吗,没有婚书成婚便是无媒苟合,公主虽说在大漠小主了三个月,但此等大事为什么也会忘记。”
“大巫嘴里说的,到底有几句真话?”
“公主真的将郡主许给可汗了吗?”
礼部尚书在一边帮腔:“是呀,公主总不会去了贵族三月,便变成了契丹人吧?”
除非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就是契丹人,所以他才会不知道虞朝定婚的规矩。
大巫辩解道:“公主金口玉言,亲口对臣许诺,臣族中不少人都可作证。”
他的视线丝毫不避,挑衅地看着皇帝:“难道陛下打算毁约吗?”
气氛陡然凝滞。
皇帝色变:“契丹巫师,朕没有治罪你私藏公主郡主之罪已是宽宏大量,如今你还想越过朕定下郡主的婚事,简直放肆。”
周遭的金吾卫抽出刀来,寒光闪过,有小国使者被吓得叫出声来。
圣威之下,数百人齐齐跪下,大巫枯树一样的手臂撑在地上,不远处的金刀上映出他的面容:“陛下息怒,臣万万不敢僭越。”
他的请罪让皇帝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天地祖宗在上,大巫若能拿出婚书,朕岂能不允?”
意思很明显,这门婚事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大巫是拿不出婚书的,玉碟都是他们从公主手里抢过来的,又怎么可能有公主亲手写的婚书?
大巫看出皇帝的强势,眼神一闪,轻易放弃:“回陛下,想是臣当初误解了公主的意思,郡主与可汗其实并没有定婚。”
皇帝低眼看他,若不是今年灾害频繁,国库空虚,不宜起兵,他岂会允许一个外来使者在太和殿猖獗? ↑返回顶部↑
他急得要出列谏言,存玉却伸出手轻轻挡住他,递给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礼部尚书一愣,已经要站起来的身体坐了下去。
存玉抬眼看到对面的阿史那孛听到陛下的话神色微变。
大巫叩首谢恩:“臣谢陛下恩典,契丹必举族之力奉养公主——”
皇帝打断他的话,提醒道:“婚书还没献上呢。”
大巫愣住了:“什么婚书?”
皇帝笑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虞朝风俗,有了婚书才算定亲。”
三书六礼,三书便是婚书是三书中的第一种,虞朝对婚仪的看重在皇室中根深蒂固不可撼动,平昭公主若自愿为女儿定了亲,是必定要有婚书为证的。
大巫呈上的玉碟只能证明郡主的身份罢了,定不了她的婚事。
礼部尚书回过味来,陛下这是要认下郡主,但不认婚事的意思。他胸口憋着的气渐渐通畅了,简直想大笑出声。
是啊,皇朝郡主的婚事难道只凭这个巫师狗屁不通的几句话就能定下吗?
存玉看着契丹来使惊讶的面色,轻笑出声:“使者不会不知道婚书是什么吧?”
“也是,听说贵族男女成婚只需在大漠上对着长生天起誓就好,不知道我们中原的婚俗实属正常。”
她的语气逐渐凌厉起来:“但是——”
“大巫不知,难道平昭公主也不知道吗,没有婚书成婚便是无媒苟合,公主虽说在大漠小主了三个月,但此等大事为什么也会忘记。”
“大巫嘴里说的,到底有几句真话?”
“公主真的将郡主许给可汗了吗?”
礼部尚书在一边帮腔:“是呀,公主总不会去了贵族三月,便变成了契丹人吧?”
除非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就是契丹人,所以他才会不知道虞朝定婚的规矩。
大巫辩解道:“公主金口玉言,亲口对臣许诺,臣族中不少人都可作证。”
他的视线丝毫不避,挑衅地看着皇帝:“难道陛下打算毁约吗?”
气氛陡然凝滞。
皇帝色变:“契丹巫师,朕没有治罪你私藏公主郡主之罪已是宽宏大量,如今你还想越过朕定下郡主的婚事,简直放肆。”
周遭的金吾卫抽出刀来,寒光闪过,有小国使者被吓得叫出声来。
圣威之下,数百人齐齐跪下,大巫枯树一样的手臂撑在地上,不远处的金刀上映出他的面容:“陛下息怒,臣万万不敢僭越。”
他的请罪让皇帝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天地祖宗在上,大巫若能拿出婚书,朕岂能不允?”
意思很明显,这门婚事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大巫是拿不出婚书的,玉碟都是他们从公主手里抢过来的,又怎么可能有公主亲手写的婚书?
大巫看出皇帝的强势,眼神一闪,轻易放弃:“回陛下,想是臣当初误解了公主的意思,郡主与可汗其实并没有定婚。”
皇帝低眼看他,若不是今年灾害频繁,国库空虚,不宜起兵,他岂会允许一个外来使者在太和殿猖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