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转身走到卧房,看到房间已空了大半,知云立着地下看几个指点几个侍女收拾柜子。
  侍女们来来往往,存玉瞪大了两眼:“这些东西难道我都要带走吗?”
  知云脚下不停,嘴里也不停。
  “那个软枕也装上。”
  “你去钱庄取出八成的现银来。”
  “哪里多了,这还不到一半,而且只是第一拨走的。”
  “还有你,让粮庄的张掌柜赶紧去找地方买粮,陈粮新粮都要。”
  存玉眼见没一会她的房间就只剩下墙了,甚至还有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专门用来放那张给她做床的玉。
  她犹犹豫豫:“床就不用带了吧。”她之前去蓉城查秋税的时候还睡过山洞呢。
  知云反对:“当然要带啦,万一你在太原认床怎么办?”
  房间里忙得热火朝天,存玉伸手想要帮忙,却完全插不进手,还摔碎了一套茶具,只好默默立在一边看知云。
  小言看她呆呆的,同情地看了一眼,姑爷不会从没出过远门吧。
  她转而喜滋滋的想着,还是自家姑娘有见识一点。
  夜晚,存玉躺在了偏房的卧榻上,睁大眼睛盯着房梁看,纷乱的思绪在她脑海里牵缠,绕成了一团扯不开的毛团。
  她下午递了折子上去,明日凌晨便出发,一路急行,十日左右后到太原。也不知太原府现在是怎么个情况。
  还有知云,她举起手对准从窗外透进来的微光,长安戒严之后,别说突厥人,就是四海的行者,也难进来,她留下来是最安全的。
  萧存玉毫无睡意,看着月亮从西边偏到东边,又渐渐暗下去,披了外袍起来走到书房。
  她点燃一支蜡烛放在书桌上,摊开纸后却无从落笔。
  素白的信笺尾端有一弯小小的月亮,她出神地看着,直到双眼在昏暗的光下酸涩起来才停下。
  蘸好墨,她慢慢地写:
  吾今一别,不省重会是何年,又恐即为永诀矣。顾己自问,我惟愿与卿长相守,非生同衾死同穴不足以道也。
  然,天不怜吾二三残念,今雁门失守,苍生觳觫于蛮夷之下,四海风云将起,此危难之时也。疆场之上,寸草皆腥,死生常事也。
  此乃人命如草芥之险地尔,一时不慎即死也。
  汝为昆山明月,吾珍之,重之,爱之,不忍汝随吾飘零似蓬草,薄命似朝露也。
  京冀之地,城阙九重,黄河作门,天险也。汝居长安,吾往太原,断不让突厥铁骑南下之。
  吾作此书,几欲搁笔,难诉离情,难话衷肠。
  今别矣,愿汝寿且乐康,顺遂无忧。
  珍重,勿念。
  断断续续写完后,天已蒙蒙亮了,她无言地看向手下的信,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折好放在了桌上显眼处。
  幽幽的晨光里,窗外的竹林显出一片黯淡的绿,前院里,整装待发的众人起得更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