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67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且于对外及军事策论,儒术之“仁义”成羁縻。汉室秉持“以和为贵”,遇周边游牧之扰,常踟蹰不决。”
  “将领过度拘于王者之师之正义,军事行动多受掣肘。匈奴犯边,汉军常因将者纠结于战之仁义,而失战机。且儒学之教化,使民渐失尚武精神,逢外敌侵凌,难组有效御敌之策。”
  “由孝武时儒术之兴,至后世以儒术误国,非儒术本身之罪,实乃其传承致用间流于极端、僵化,失却与时俱进之活力。”
  “时势如巨轮前行,若不能通变,虽至善之学,亦可为国之阻碍。”
  “故此,儒学衰弊,当以新学取而代之,此乃势在必行之事。”
  郭嘉这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神色更是无与伦比的坚毅。
  从当初的寒门子弟,走到如今的大汉司徒,文官之首,他从未改变过当初的理想。
  他要亲手为天下寒门士子开一线龙门!
  在场的所有寒门士子们都看向了郭嘉那瘦削但是挺拔的背影,不少人都湿了眼眶。
  数百年来,朝代更迭,世家兴衰,寒门子弟登临高位也并不少见。
  但无一例外的,在他们登临高位后,都成为了世家中的一员。
  而郭嘉如今身为文臣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子宠臣,却站出来为底层的寒门子弟们发声!
  “郭司徒……真乃大丈夫也!”
  郭攸之抬手擦了擦泪水,颤抖着声音说道,对郭嘉的钦佩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旁的费祎也是一脸钦佩之色。
  郭嘉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这么做,可他依然选择这么做了,与天下世家们为敌。
  “嗯。”
  郑玄仔细听完郭嘉的这一席话,随后抬手抚须,徐徐答道:“郭司徒之言差矣。”
  郭嘉挑眉道:“请先生赐教。”
  郑玄道:“儒学乃立国之本,自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删述六经,此道传承千载,为华夏之根本。”
  “其教以仁、义、礼、智、信,使万民知廉耻、明人伦,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若弃儒学,如大厦无基,何以立国?”
  郑玄话音落下,郭嘉当即说道:“公言虽善,然今之世,非可比于往昔。”
  “昔高祖、文景二帝在时我大汉崇尚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然黄老之学治国有余,强国不足,故而武帝登基后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我大汉。”
  “由此可见,强国当因地制宜,顺应大势,而并非一成不变。”
  “陛下贤明,欲要富国强兵,以图进取。若一味泥古于儒学,崇尚空谈,而不致力于农桑、水利、器械之发展,何以御敌?何以兴旺汉室?”
  郭嘉并不正面应对郑玄的问题。
  而是列举大汉摈弃黄老之学,改用儒学的例子,来论证新学的重要性。
  郑玄神色平淡,说道:“农桑、水利、器械,固为要务,然此皆末也。儒学之根本,在于正人心、厚风俗。人正则国治,风俗淳则天下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