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3 / 3)
万希娣出生的时候,刚好碰上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大力推行[1]。她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借此机会去镇上的学校念了九年书。
学校离家很远,但这并不影响上学那段日子成为万希娣生命里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
“她的成绩很好,人也聪明,如果你们愿意让她上高中的话,学费可以由我来出。”说这话的人是万希娣的初中班主任,她叫吴婕,是那个年代从大城市里回来教书的大学生。
父亲万长年向来是家里唯一做主的决策者,对于吴老师的提议,他想都不想就回绝了:
“不是钱的问题,我们家孩子没那个心思上学。再说了,她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也没啥用,不如就踏踏实实待在家里,还能帮着干点活儿。”
吴婕自己也是家乡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她深知多读几年书对于这些孩子,尤其是这些女孩子而言有多重要。
因此,吴婕并没有就此放弃劝说万长年,转而叫上了校长和在教育局工作的同学一起来做说客。
“多读几年书就能多几个选择,多一个选择就是多一个机会多一条路!”
“你们家条件也不算太好,如果能培养出一个有文化的大学生,说不定能改善家里的情况呢?”
那段时间里,吴老师和她的同伴几乎要把万长年家的门槛踩烂了,但这个犟男人还是坚决不同意。
起初,万长年还能好言好语地给来人倒杯水、回应两句。到后来,他干脆摆上一副冷面孔,又把万希娣锁在屋子里不让出门,生生浇灭了大女儿想要读书的念头。
又过了三年,贺一川九岁那年,万希娣成家了——
姐姐结婚的头天晚上,家里来了许多亲戚。因为睡不下,万希娣只好和贺一川挤在一张床上。那是大姐第一次这样温柔地跟她说了许多话,也是最后一次跟她说那么多话。 ↑返回顶部↑
学校离家很远,但这并不影响上学那段日子成为万希娣生命里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
“她的成绩很好,人也聪明,如果你们愿意让她上高中的话,学费可以由我来出。”说这话的人是万希娣的初中班主任,她叫吴婕,是那个年代从大城市里回来教书的大学生。
父亲万长年向来是家里唯一做主的决策者,对于吴老师的提议,他想都不想就回绝了:
“不是钱的问题,我们家孩子没那个心思上学。再说了,她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也没啥用,不如就踏踏实实待在家里,还能帮着干点活儿。”
吴婕自己也是家乡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她深知多读几年书对于这些孩子,尤其是这些女孩子而言有多重要。
因此,吴婕并没有就此放弃劝说万长年,转而叫上了校长和在教育局工作的同学一起来做说客。
“多读几年书就能多几个选择,多一个选择就是多一个机会多一条路!”
“你们家条件也不算太好,如果能培养出一个有文化的大学生,说不定能改善家里的情况呢?”
那段时间里,吴老师和她的同伴几乎要把万长年家的门槛踩烂了,但这个犟男人还是坚决不同意。
起初,万长年还能好言好语地给来人倒杯水、回应两句。到后来,他干脆摆上一副冷面孔,又把万希娣锁在屋子里不让出门,生生浇灭了大女儿想要读书的念头。
又过了三年,贺一川九岁那年,万希娣成家了——
姐姐结婚的头天晚上,家里来了许多亲戚。因为睡不下,万希娣只好和贺一川挤在一张床上。那是大姐第一次这样温柔地跟她说了许多话,也是最后一次跟她说那么多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