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她挖出了埋在心底的愿望。
  愿……母后平安、甄氏族人平安。
  她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忽然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响起,甄华漪心里一动,便跪了下来。
  她仰着头,轻声道:“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
  身后之人踏雪而来,靴履踩在厚厚雪地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甄华漪留心听着这动静,听到脚步声在她说完这句话后停顿了。
  甄华漪转头。
  白茫茫雪地中,她穿一身大红的斗篷跪在梅树下,肌肤如雪,青丝如瀑。
  如勾弦月下,雪簌簌地下着,寂静无声。
  甄华漪回头时,那里已经没有人了。
  *
  含元殿内宴饮尚未结束。
  李元璟忽然注意到,今日甄华漪没有出现,他往妃嫔席位上多看了两眼,惹得后宫佳丽心情跌宕。
  他身后,太监王保全和杨七宝各自拧眉深思。
  李元璟不知自己这一眼就搅得后宫不得宁静,他向李重焌举起酒盏。李重焌笑着站了起来,受了皇兄这一杯敬酒。
  李元璟出言关怀道:“二弟征战多年,此番回长安,可否习惯?”
  李重焌道:“多谢皇兄关怀,前些时候一下闲下来,些微有些不适,皇兄知道,臣弟是闲不住的人,便开始寻师问友,聊作消遣。”
  李元璟笑道:“听闻二弟拜访了不少大儒,莫非二弟有意做个经学博士?”
  李重焌也笑:“寻师问友走了一圈后,臣弟想着,长安如此多绩学之士,何不召集一起,建个学宫,臣弟愚见,不知皇兄意下如何?”
  李元璟微微点头,几代以来,经书典籍都为河东世家垄断,治国之才也多出自这些世家。
  陇西大族以军功兴盛,天下太平后,渐渐要比不得这些簪缨世家了。
  若能将这群世族私藏的典籍拿出来给天下共享,何愁人才不足。
  李元璟更满意的是,这是件得罪人的差事,李重焌却愿意为他做。
  李重焌果真是在安心做一个臣子。
  李元璟道:“二弟有心了,学宫之事你放手去办,”他笑着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世族显贵,“卿等也要尽全力襄助晋王。”
  李重焌也笑吟吟看着他们,而后逮住了崔邈川,他举杯道:“崔郎君,小王敬你。”
  崔邈川从更衣回来后就略微心不在焉,在听到李重焌提及学宫之事时才回过神来,微微拧了拧眉。
  博陵崔氏的郎君风清骨俊、超群拔俗,却也拒绝不了晋王殿下的强硬,他饮下酒,脸上浮起薄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