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第317节(1 / 4)
在人和妖两方势力之间,萧峦认为自己应该选赢面更大的那个。
“人深恨妖,他们可不一定能放过我们。”夏凫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你以为我会不知道这一点吗?”萧峦幽幽道,“我们什么都不做,他们更不会放过我们……好不容易逃离了天柱……在死期来临之前,用力地再挣扎一会儿吧。说不定挣扎一下,还能顺便把苏蔼彻底送上黄泉路,告慰我等族人在天之灵。”
所有妖都不吭声了。
“山雀。”萧峦道。
一只小鸟飞上了枝头,眼神十分具有灵性。
这是一只附身了山雀的妖,巧合的是他先前本体就是山雀,与这个新的身体无比契合。
萧峦拿出准备好的信,信上是她亲笔写的歪歪扭扭的字迹。
总体来说这是一份投诚书。
“那一队进山的人类斥候,你去把信交给他们。”
山雀叼着信,叽叽叫了两声,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第329章
杨靖之收到斥候递来的那封信的时候, 整个人都惊住了。
作为左将军聂光临麾下副将,杨靖之拥有很大的权力,也可以处置很多的事物, 许多的情报都是先送到他这里,由他过目之后再送去给将军。
当然这仅限于不太重要的情报,真正的急报是直接送到将军手中的。
今日斥候手中所拿就是急报, 然而聂将军亲自去视察投石战车的制造情况了,将军府中一时无人, 这份急报才送到了他的手上。
征兵和备战紧锣密鼓同时开展。
武王的求贤令也效果喜人,不少能人异士来投。前些时日有两位机关工造师被送来了北地, 他们一来就对本地的机关工造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率领工匠敲敲打打,制造新型战车。
不管是木料还是钢铁零件, 北地的储备都十分齐全, 再加上有两位大师相助,很快就制造出了一批战车。
战车主要是以盾车和投石车为主, 攻城战车反而比较少, 因为鬼方是部落形式聚居的,攻城车反而没有用武之地,这些大型器械也抬不进山林。
杨靖之眼眸中染上忧虑,对身边的人吩咐:“立刻到工造处去请聂将军回来, 放飞信鹰,将这封信交给苏归大将军。”
他拉过一张纸,用茶水晕开砚台里的墨,飞快地写了一封亲笔信, 然后将这封信放在蜡丸之中交给了身边的亲卫。
信上大致写了斥候小队的遭遇,以及他收到的这封信的大致内容。
苏归这时不在这座城池, 他在离这里不远的定山城坐镇。
商悯思虑周全,并没有将苏归和聂光临安排到一处。因为两位都是成名已久的大将军,安排在一处难免谁都不服谁。再加上聂光临在北地根基已深,北地的军民百姓都对他无比信任,敬仰有加,突然凭空掉下来一个苏归大将军,职位还比聂光临更高,还要与他分权,这让此地将士如何自处?
如果遇到了紧急情况,到底是该听苏归的,还是该听聂光临的?
哪怕不考虑底下军民的情况,也要考虑聂光临自己的想法。
打了大半辈子仗,又深受武王信任,聂光临这样的臣子合该位极人臣,让他和苏归强行共处,那是在给他找不自在,是在让他与君主离心。
但是,商悯也没有掩盖自己对于苏归的宠信。
她将征来的兵交给了苏归训练。 ↑返回顶部↑
“人深恨妖,他们可不一定能放过我们。”夏凫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你以为我会不知道这一点吗?”萧峦幽幽道,“我们什么都不做,他们更不会放过我们……好不容易逃离了天柱……在死期来临之前,用力地再挣扎一会儿吧。说不定挣扎一下,还能顺便把苏蔼彻底送上黄泉路,告慰我等族人在天之灵。”
所有妖都不吭声了。
“山雀。”萧峦道。
一只小鸟飞上了枝头,眼神十分具有灵性。
这是一只附身了山雀的妖,巧合的是他先前本体就是山雀,与这个新的身体无比契合。
萧峦拿出准备好的信,信上是她亲笔写的歪歪扭扭的字迹。
总体来说这是一份投诚书。
“那一队进山的人类斥候,你去把信交给他们。”
山雀叼着信,叽叽叫了两声,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第329章
杨靖之收到斥候递来的那封信的时候, 整个人都惊住了。
作为左将军聂光临麾下副将,杨靖之拥有很大的权力,也可以处置很多的事物, 许多的情报都是先送到他这里,由他过目之后再送去给将军。
当然这仅限于不太重要的情报,真正的急报是直接送到将军手中的。
今日斥候手中所拿就是急报, 然而聂将军亲自去视察投石战车的制造情况了,将军府中一时无人, 这份急报才送到了他的手上。
征兵和备战紧锣密鼓同时开展。
武王的求贤令也效果喜人,不少能人异士来投。前些时日有两位机关工造师被送来了北地, 他们一来就对本地的机关工造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率领工匠敲敲打打,制造新型战车。
不管是木料还是钢铁零件, 北地的储备都十分齐全, 再加上有两位大师相助,很快就制造出了一批战车。
战车主要是以盾车和投石车为主, 攻城战车反而比较少, 因为鬼方是部落形式聚居的,攻城车反而没有用武之地,这些大型器械也抬不进山林。
杨靖之眼眸中染上忧虑,对身边的人吩咐:“立刻到工造处去请聂将军回来, 放飞信鹰,将这封信交给苏归大将军。”
他拉过一张纸,用茶水晕开砚台里的墨,飞快地写了一封亲笔信, 然后将这封信放在蜡丸之中交给了身边的亲卫。
信上大致写了斥候小队的遭遇,以及他收到的这封信的大致内容。
苏归这时不在这座城池, 他在离这里不远的定山城坐镇。
商悯思虑周全,并没有将苏归和聂光临安排到一处。因为两位都是成名已久的大将军,安排在一处难免谁都不服谁。再加上聂光临在北地根基已深,北地的军民百姓都对他无比信任,敬仰有加,突然凭空掉下来一个苏归大将军,职位还比聂光临更高,还要与他分权,这让此地将士如何自处?
如果遇到了紧急情况,到底是该听苏归的,还是该听聂光临的?
哪怕不考虑底下军民的情况,也要考虑聂光临自己的想法。
打了大半辈子仗,又深受武王信任,聂光临这样的臣子合该位极人臣,让他和苏归强行共处,那是在给他找不自在,是在让他与君主离心。
但是,商悯也没有掩盖自己对于苏归的宠信。
她将征来的兵交给了苏归训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