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将军大才也。”
  李渊闭嘴不吭声,和他讨论兵法,可难为他了。
  他的龙椅基本都由这个二儿子打下来的,自个儿总共也没上过几回战场,唐朝初定后,周围那些叛乱势力难啃的骨头,也是由李世民与他的部下解决。
  莫说李世民觉得他偏心,李渊自己有时候想想,也觉得有亿点点心虚。
  天女说道:【孙子认为征服敌人的最佳策略是政治谋略,其次是外交手段,最后才是武力,他认为不战而胜最为理想,因为战争代价高昂,能避免则避免。
  这种策略到了今天仍然行之有效。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战场是不见硝烟的战场,文化、舆论、信息网络、经济贸易等手段难以预测,或许一夕之间,你眼中的庞然大物便从内部被消融瓦解。】
  此话一出,许多人不解其意,二十一世纪,指的是后世的朝廷吧,天女的意思是后世的朝廷不打仗了?
  可不打仗,不用兵,怎么解决叛军,怎么维护统治啊。
  嬴政作为帝王,听了这话,莫名心生战栗,像是触碰到一面无法描述的墙。
  墙后的世界让他恐惧而兴奋。
  文化.....
  他为什么想打压那些儒生,还不是他们总是用些似是而非的话煽动平民,反对他的政令。
  把他们的话语权压下去,才能消除六朝遗民的反秦思想,开创新局。
  但听天女的意思,这种做法实为一把双刃剑,一个用不慎,就会反过来刺伤自己。
  嬴政目不转睛地看着天幕,听到传至耳畔的女音说:【孙武五十多岁时,好友伍子胥被新吴王夫差杀害,他心灰意冷不再为吴国效力,归隐山林。
  期间,孙武继续潜心研究兵法,写出了更完善的《孙子兵法》。
  直到今天,《孙子兵法》仍是最著名的兵书圣典,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各地,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说,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教材。
  书中的某些句子更是被广大群众玩出了花样,一句“不若则避之”成为了无数人的人生格言。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打不过,我就溜~】
  “噗!”不少人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某些人失笑之余,细细琢磨这番话却觉得有道理: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还在,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伍子胥深以为然,迅速收拾好包袱便准备带上好友跑路。
  诸侯王那么多,老子又不缺你一个效忠。
  战国人没什么从一而终的忠君观念,文臣武将跳槽换东家常有的事。
  伍子胥本就是在家人被楚王所杀后,离开楚国投奔的吴国,跟着前任吴王打败了楚王,将楚平王开棺鞭尸,如今再跳一遍,内心毫无压力。
  再说了,勾践那事就给吴国埋下了一个天大的隐患,他伍子胥还不想帮新吴王收拾烂摊子呢!
  第3章 兵家篇2
  战国杀神,史称人屠……
  天音话语一转,道:【此外,孙子的后代孙膑同样因作品为后人所熟知,其代表作有《孙膑兵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