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荀彧与郭嘉陪同身侧,见他这样,立即了然于心,郭嘉说:“主公,我有一计.....”
  “不用你们。”曹操摆了摆手,术业有专攻,对付北边的蛮人与对付汉人的手段还是不一样的。
  “唤贾诩来见我。”文和的手段伤人和,不伤天和,恰巧,匈奴与鲜卑对曹操来说不属于这人和的范围内。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今遭际会,奉辞遐方。
  将扫群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李白打着拍子,缓缓唱完了司马懿的《宴饮歌》,一声轻叹:“仲达公也算能臣,可惜子孙太不争气了些。”
  “何止不争气,”杜甫拨弄着柴火说:“若是窃了汉室有如太宗治下的盛景,旁人也不会这般耻笑司马家。”
  两人躲在寒雪交加的茅草屋里,一起观望天幕。
  好友的到来让杜甫有了一些精神气,他摸了摸系在心口的白玉壁,笑了下,和李白说起他新做的诗来。
  宴明婉道:【在这种动乱的时局下,葛洪只好隐居罗浮山,他潜心研究道家医学,常至深夜,最后创作出了《抱朴子》一书。
  该书分内外两篇,内篇20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系统地总结了晋代以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行气、导引等,为医药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外篇50卷,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阐明其社会政治观点:治乱世应用重刑,提倡严刑峻法,匡时佐世;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不满于魏晋清谈,主张文章、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
  全书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联系,开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之先河,《抱朴子》的问世,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春秋时期。
  道家与儒家还未演变到后世“儒道互补”的现象,两家之间的思想仍处于冲突阶段,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儒家则强调积极入世,仁爱与礼。
  听到《抱朴子》的内容,老子点了点头,赞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无处不在,万物由它生长,万物依赖于它。
  儒道融合,是他这个道家创始人从未设想过的道路,不过要是后世的百姓喜爱,又有何妨?
  老子心情放松下来,笑了笑:“葛家小辈还不错。”
  另一边,前往齐国路上的孔门一行人。
  孔子低着头,神色若有所思。
  颜回问:“老师您在想什么?”
  孔子道:“为师在想,前面不远便是鹿邑了,我们去拜访一趟老子先生吧。”
  “儒道将来有合流之势,为师想深入了解一下道家的学问。”
  【葛洪的著作中,《抱朴子》最能代表他的思想,然而他的另一本著作《肘后备急方》更有划时代的医学意义。
  书名肘后,意为放在手肘后,随时可拿起来翻看的意思,这个书名可以说非常贴切它的定位——
  “华夏1部 临床急救手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