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2 / 3)
时间一眨眼过去,喜气的氛围笼罩了人群,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香气四溢,又是一年春节时。
--------------------
竹里:前一阵子忙工作的事情,太忙了,接下来可能更忙,争取五一存点稿子吧,兼职太难了。
第412章 第二十七个故事
这一年薛家的春节, 过得格外热闹,听闻冉佳怡在外赚钱,薛家的正经亲戚且不说, 连那些远得没边的远亲也特特跑上门, 要不是他们自己介绍, 兼之薛母默认,冉佳怡都不认识。
上门自然是想要好处的,这个说借钱、那个要工作, 还有胆大敢提合伙的,不用她出口,先被薛母堵了回去。
薛母可不是个窝里横, 而是内外都横,在薛家村这一片骂遍全村无敌手, 弄得下面儿女成亲都难, 要不然,也不至于薛茂看上了就愿意与原主家的婚事。
也就是接连两个儿媳进门,自诩长辈,这才收敛了些,但这也还是建立在没有人招惹的前提下。
如今有人动口袋里的钱, 薛母岂能叫人如愿,就连自己的娘家人, 也叫她一口气轰了出去。
从初一到初五,纷纷扰扰,冉佳怡连回娘家都没个清静, 好在一句婆婆当家就足以杜绝大部分人开口的机会。
开店和摆摊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摆摊停一天少赚一天钱, 可店要是一天没开, 可不止钱的事,指不定就得损失一批顾客。
因而初六,冉佳怡就计划着返程。
她跟薛母开口只提了一句想带几个女儿走,依旧被拒绝了。
你在外面忙,开销也大,带她们三个出去干什么。薛母拒绝的理直气壮,她个当娘的都没去呢。
我店里忙,她们去了也能帮帮忙。这话自然是糊弄薛母的,这么小的孩子肯定得去学校上学。
讲道理是肯定讲不通的,什么津门对三个孩子发展好的大道理冉佳怡随口就能说出一箩筐,但三个孙女的未来根本不在薛母的考虑范围内,最大的用处可能就是将来一副嫁妆了事,如此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薛母狐疑的看看三个小孙女,这么小的孩子能帮什么忙,眼神一转,话张口就来:三个小娃懂什么,干脆让你二弟二弟妹去。
冉佳怡只呵呵笑,并不接话。
老大家的,你什么意思?
娘,我就是个小店,你再弄两个人,店也不用开了,直接关了得了,省得到时候要是发不起工资,伤了情分。
薛母一想也是,一个人一个月起码得给30才行,还得包吃包住,两个人就是六十,虽然不知道店能赚多少,可再多能多到哪里去。
要不,让你二弟妹过去?
冉佳怡:我那侄子还那么小,弟妹舍得?
老二家的当然舍不得,儿子还那么小,且不说婆婆能不能照顾好,就是能照顾好,要是以后跟自己不亲怎么办。
轻重缓急她还是有数的,只要儿子在、家里钱早晚都是他们的,不外乎早一点晚一点。
娘,大嫂说的对,宝儿还小呢,我不得照顾着。
薛母想说自己可以照顾,但看着小儿媳一副防贼的模样,也说不出来了:那你二弟总可以去吧?
冉佳怡:家里的田地不种了?
这当然也不行,薛母是经历过灾荒的老人了,是宁愿少赚点钱也得种地的人之一,村里这几年有不少搞种植的,钱没少赚,在薛母眼中都是不务正业。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不是小孙子还小,薛母恨不得自己跟去,但很明显不可能,没道理她年纪这么大还要上外面奔波,两个小的在家里养老。 ↑返回顶部↑
--------------------
竹里:前一阵子忙工作的事情,太忙了,接下来可能更忙,争取五一存点稿子吧,兼职太难了。
第412章 第二十七个故事
这一年薛家的春节, 过得格外热闹,听闻冉佳怡在外赚钱,薛家的正经亲戚且不说, 连那些远得没边的远亲也特特跑上门, 要不是他们自己介绍, 兼之薛母默认,冉佳怡都不认识。
上门自然是想要好处的,这个说借钱、那个要工作, 还有胆大敢提合伙的,不用她出口,先被薛母堵了回去。
薛母可不是个窝里横, 而是内外都横,在薛家村这一片骂遍全村无敌手, 弄得下面儿女成亲都难, 要不然,也不至于薛茂看上了就愿意与原主家的婚事。
也就是接连两个儿媳进门,自诩长辈,这才收敛了些,但这也还是建立在没有人招惹的前提下。
如今有人动口袋里的钱, 薛母岂能叫人如愿,就连自己的娘家人, 也叫她一口气轰了出去。
从初一到初五,纷纷扰扰,冉佳怡连回娘家都没个清静, 好在一句婆婆当家就足以杜绝大部分人开口的机会。
开店和摆摊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摆摊停一天少赚一天钱, 可店要是一天没开, 可不止钱的事,指不定就得损失一批顾客。
因而初六,冉佳怡就计划着返程。
她跟薛母开口只提了一句想带几个女儿走,依旧被拒绝了。
你在外面忙,开销也大,带她们三个出去干什么。薛母拒绝的理直气壮,她个当娘的都没去呢。
我店里忙,她们去了也能帮帮忙。这话自然是糊弄薛母的,这么小的孩子肯定得去学校上学。
讲道理是肯定讲不通的,什么津门对三个孩子发展好的大道理冉佳怡随口就能说出一箩筐,但三个孙女的未来根本不在薛母的考虑范围内,最大的用处可能就是将来一副嫁妆了事,如此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薛母狐疑的看看三个小孙女,这么小的孩子能帮什么忙,眼神一转,话张口就来:三个小娃懂什么,干脆让你二弟二弟妹去。
冉佳怡只呵呵笑,并不接话。
老大家的,你什么意思?
娘,我就是个小店,你再弄两个人,店也不用开了,直接关了得了,省得到时候要是发不起工资,伤了情分。
薛母一想也是,一个人一个月起码得给30才行,还得包吃包住,两个人就是六十,虽然不知道店能赚多少,可再多能多到哪里去。
要不,让你二弟妹过去?
冉佳怡:我那侄子还那么小,弟妹舍得?
老二家的当然舍不得,儿子还那么小,且不说婆婆能不能照顾好,就是能照顾好,要是以后跟自己不亲怎么办。
轻重缓急她还是有数的,只要儿子在、家里钱早晚都是他们的,不外乎早一点晚一点。
娘,大嫂说的对,宝儿还小呢,我不得照顾着。
薛母想说自己可以照顾,但看着小儿媳一副防贼的模样,也说不出来了:那你二弟总可以去吧?
冉佳怡:家里的田地不种了?
这当然也不行,薛母是经历过灾荒的老人了,是宁愿少赚点钱也得种地的人之一,村里这几年有不少搞种植的,钱没少赚,在薛母眼中都是不务正业。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不是小孙子还小,薛母恨不得自己跟去,但很明显不可能,没道理她年纪这么大还要上外面奔波,两个小的在家里养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