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艾香如进了大学肯定不能时时刻刻看着点,而薛茂又明显不是这块料子,所以,招人势在必行。
  艾香如每个月都有记账,去掉各项开支外,店里每个月的收入基本收入在五百左右,旺季甚至有到一千多的,这些钱她基本没用,都存着准备买房呢。
  津门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发达城市,靠着港口,经济贸易发达,引来了不少前来招商引资的投资商、更有着无数闻风而动的生意人和打工人,是一座人口流入颇大的城市。
  房子是国人的根,人多地少,本地的房子就成了稀缺物,还没到炒房时期的如今,津门的房价也已经高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地步。
  艾香如计算着存款,起码还要半年时间,才能凑出勉强买一间小套房的钱,至于他们住的这种小二层,即使有钱也不定有人愿意卖。
  想到又要花钱请人,艾香如有些感叹钱真难攒,却也没有动摇去上大学的主意,那位都说了,知识就是力量,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落于人后,她深信不疑。
  她一直在努力紧跟时尚,津门或者沪市那边有什么最新流行的服装款式,都会亲自去工厂看看货,觉得好的多少进一些到店里,时间久了,店铺的口碑招牌就这么上来了,才能越做越好,可见还是有道理的。
  -
  也是因此,再舍不得,接到通知书的第二天,艾香如还是在店门口贴了一行招工告示,写了基本的要求和待遇,然后,等人上门自荐。
  没办法,这时候可没有后世的所谓招聘会,包分配取消后,找工作全靠个人自己找,也有了点后世找工作的雏形。
  或许是因为她给出的待遇不错,短短一天就有几波人上门,最后她挑中的有两人,一男一女,说起来男的条件要稍微好点,但毕竟卖的女性服装,考虑有一个女的营业员肯定会更方便。
  思来想去定不下来,最后艾香如决定,两个人都要了,大不了少挣点就是,这段时间让店安稳过度才是正经。
  于是,通知书到了手上还没热乎,店里就新增了一男一女两位营业员,两人的面貌都颇为清正,男的口才好些,女的亲和力强一点,也算互相配合,勉强应付得了店里的客人。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艾香如带着两人熟悉店铺,教导一些服装的基本常识和技巧,顺带看看两人的品性,暂时看来还不错。
  因着有了外人,二楼一家人住起来就不太方便,艾香如只得请人在二楼又加了一道门,也不是说防着谁,主要是怕以后有事说不清,谁家也没有把门对着外人开的道理。
  一眨眼时间到了九月,艾香如先是给三个孩子报了名,将人送进了学校,这才急匆匆带着材料赶往自己的学校。
  说普通学校就真的普通,在津门当地毫不起眼,艾香如又是参加成人高考进来的,跟班里同学老师关系都一般,艾香如也不以为意,她来大学是学知识的,可不是为了交朋友。
  要说她最喜欢的,还是大学开放的环境,一般每天的课程并不会安排满,多余的时间,艾香如还能去蹭蹭其他专业的课程,或者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每日里都感觉自己接收到了新的只是,总归没有虚度。
  店里生意因为没了她的存在,肉眼可见的萧条了几分,大多靠老顾客支持,可能是因为两个年轻人还并不太下得了面子、达不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缘故,很难吸引新顾客留存。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起码她学习到了知识。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薛茂在码头终于升职了,说升职其实有点夸张,但却是从一个单纯搬货的,成了一个管着十人队伍的小队长,工资也上涨了一截。
  薛茂对此很是高兴,这几年媳妇越来越有本事,他不是不着急,可自己没能耐,总不能去怪媳妇太能干不是,如今,这份工资算起来也能养得起一家四口,他顿觉压力少了很多。
  至于家里的铺子,苍天可鉴,他是真没打过一点主意,他纯粹一锯嘴葫芦,熟悉的人面前尚且没有几句话,对着陌生的顾客更是手足无措,衣服的什么材质款式更是一窍不通,还不如老实在码头搬货,累是累了点,可安心呐。
  -
  薛茂的工资虽然多了,但寄给老家的钱并没有多,反而还有所减少,因为艾香如见三个女儿大了,一口气给她们添置了几身新衣服,顺带参加了几个兴趣班,要不是她心慈手软,保准一分钱都不剩给老薛家。
  在老家的薛父薛母是着急又无奈,原先他们没让人去闹的时候,基本一个月的钱都是有保障的,就是少了几块也都会说明缘由,但自从二儿子一家去过后,大房的态度明显敷衍起来,几乎每个月的钱都不足,问就是说用光了,再怎么骂都没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