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3 / 4)
而非僭越和替主子做任何选择。
将一切悉数安排,玄伦更还发现一件事。
此前一直被困澜台的太子傅廷渊,消失了。伴随这件事,玄伦隐隐心惊,作局之人的胃口可能有多大。
将澜台暗影全部羁押于禁阁审讯,而后站在空荡荡的大殿里,玄伦试图将自己设想为“傅廷渊”。
先不论前因如何,只论事实。
未婚妻被夺,四十亲卫被杀,人被囚困并切断一切外援。
这种时候若想破局,傅廷渊最可能如何做?
北境是自家主子的地盘,他即便身为太子,也因受限太多,不可能翻出什么水花。
但若私底下与人合谋?
尤其合谋之人,杨臻,曾经也算萧夙身边亲信,熟知王府诸多事务。
人人皆知北境王入京“勤王”去了,既是合谋,傅廷渊要从杨臻那里得到消息并不难,身为太子,玄伦不信他没有半点政治嗅觉。
就算没有,就当他是想自己脱困,并在后续有翻身之可能,那也必然得扳倒主子。北境军他是动不了,以太子的身份集调外兵或往京师传递消息,都需要人手、时间,前提同样得是他自己先脱困。
即便如此,对上手握重兵的北境王,胜算依旧极低。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可借助外力,或“第三方”,不费一兵一卒,就让北境王自己回头,自己将自己陷入绝境?
思及此。
玄伦一切明了。
三方势力合谋,不啻为铤而走险。
这种时候,若京师情况未定,自家主子但凡被扰乱心绪,又被人捏着软肋,后果可说不堪设想……
再往深想些。
又有没有一种可能,王妃心性不定,表面屈从于自家主子,实则心还是在太子那里,并且为助太子脱困,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入局、作饵?
。
央都距京遥远。
官道畅通且天下太平时。
当然是选择八百里加急效率最高。
但京中情况不明,为稳妥起见,由郝达亲自走这一趟。
快马身无重负,日行三百里,最快也得十天左右。
人不可能不眠不休。
但情况紧急,事件又极为特殊,郝达身负北境旌旗图腾,每晚仅歇不到两个时辰,最终于正月初六便抵达京师。
只是没曾想一朝抵达,主子登基了。
。 ↑返回顶部↑
将一切悉数安排,玄伦更还发现一件事。
此前一直被困澜台的太子傅廷渊,消失了。伴随这件事,玄伦隐隐心惊,作局之人的胃口可能有多大。
将澜台暗影全部羁押于禁阁审讯,而后站在空荡荡的大殿里,玄伦试图将自己设想为“傅廷渊”。
先不论前因如何,只论事实。
未婚妻被夺,四十亲卫被杀,人被囚困并切断一切外援。
这种时候若想破局,傅廷渊最可能如何做?
北境是自家主子的地盘,他即便身为太子,也因受限太多,不可能翻出什么水花。
但若私底下与人合谋?
尤其合谋之人,杨臻,曾经也算萧夙身边亲信,熟知王府诸多事务。
人人皆知北境王入京“勤王”去了,既是合谋,傅廷渊要从杨臻那里得到消息并不难,身为太子,玄伦不信他没有半点政治嗅觉。
就算没有,就当他是想自己脱困,并在后续有翻身之可能,那也必然得扳倒主子。北境军他是动不了,以太子的身份集调外兵或往京师传递消息,都需要人手、时间,前提同样得是他自己先脱困。
即便如此,对上手握重兵的北境王,胜算依旧极低。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可借助外力,或“第三方”,不费一兵一卒,就让北境王自己回头,自己将自己陷入绝境?
思及此。
玄伦一切明了。
三方势力合谋,不啻为铤而走险。
这种时候,若京师情况未定,自家主子但凡被扰乱心绪,又被人捏着软肋,后果可说不堪设想……
再往深想些。
又有没有一种可能,王妃心性不定,表面屈从于自家主子,实则心还是在太子那里,并且为助太子脱困,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入局、作饵?
。
央都距京遥远。
官道畅通且天下太平时。
当然是选择八百里加急效率最高。
但京中情况不明,为稳妥起见,由郝达亲自走这一趟。
快马身无重负,日行三百里,最快也得十天左右。
人不可能不眠不休。
但情况紧急,事件又极为特殊,郝达身负北境旌旗图腾,每晚仅歇不到两个时辰,最终于正月初六便抵达京师。
只是没曾想一朝抵达,主子登基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