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他们到了紫徽山的入口,便看到山下几乎是五步一岗。卜悦之正站在入口处,看到他们走过来,忙笑着迎上去见礼,“国师、陆大人,昨夜卑职正想回城,就接到了上峰的指令,陛下让我等好生保卫道长们的安全。卑职已经请示过尊师悟真道长,她老人家说,咱们只需守着山下即可。”
  孙滢想了一下跟他解释道:“这次打醮如果顺利,三天就可以完成,如果不顺,就需要五天乃至七天,中途会下大雨,温度也会比平时低得多,可能会有暴雨,你们要准备好雨具,一定要记住,不能站在大树的下面,避免被雷电击中,要预备棉衣。一定要预备棉衣!对了,卜大人回去拿棉衣的时候告诉陆府的管家,给山上的道友们预备两千件道袍送到山上来。速度要快,明天就送过来,让他们吩咐店里连夜赶制。雨披也要准备一些,让他将所有雨披都买了,送过来。”
  气温会有所下降是一定的。她可不想到时候同别人斗法斗得天昏地暗,还要分心来照顾他们。
  孙滢说完就和陆虞一起上去了,卜悦之望着孙滢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现在才九月,他还穿的短袖,怎么下雨就要准备棉衣了?
  估计好多弟兄根本不会听劝,除非把话给砸死。
  但国师都说了要下雨气要降温,那就是一定要下雨要降温了。不管别人信不信国师说的话,反正他是会相信的,一定会按照国师的吩咐做的。
  卜悦之快马加鞭回了城,传话给了陆府管事,管事不敢耽搁,反正陆家有现成的成衣铺子,孙滢正好也不缺银子,他出了三倍的价钱将衣服做好麻溜地送了过去,又将此事禀告了陆家老太太。
  顾老太太心下虽有些怀疑,但到底没说什么反而吩咐府里众人,“大家都将棉衣翻出来,晒一下,马上要用了。”
  悟真却交给孙滢一个特殊的任务,“”你去马场,找镇北王借一些人马,不能让那些人进去从中做梗我们再多人也是白搭。再有来得晚的道友就去那边,山上呆不下了。你还记不记得你儿时一个瘶头道士,像个乞丐一样,天天緾着你让你做道士?你把他找来,那个是你师叔。让他一定要来山上,晚了就来不及了。”
  “师叔在哪?”
  悟真摇摇头,“我也有十多年没见他了,也许就在哪个闹市里修行也不好说。咱们弄了这么大动静,他肯定会来看热闹。快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孙滢傻眼了。
  师父只让他找人,但又没地址,让她往哪里找?
  陆虞笑道:“莫急,我们回去,你将你那师叔的相貌描述出来,候府内有一个王先生,能根据旁人的描述画出本人的画像,虽然不能保证完全相似,但还是有七八成的样子。”
  孙滢问道:“师父,山上有多少人,我准备了棉袍。”既然还有一部分会在马场,那就将这里多余的棉服拿过去,赶制是肯定来不及了。
  山上响起了庄严肃穆的诵经声,孙滢不敢打扰,只得忙忙地去了。
  好在陆虞身边有清风明月这两个小厮可以传递消息。
  孙滢想了想又让米行送了些米过去。
  “就按一千五百人的食量准备。”
  画像的王先生是个严肃的中年男人留着八字须,带着金边眼镜。孙滢给他说了自己印象的小师叔的模样,他很快就画好了。但是孙滢觉得不太像,就给他描述了不像的地方,王先生又改动了几笔,重新画了一张给孙滢看。
  “对,就是这个样子!”
  陆虞就让下人们拿着到处贴,还发了公告,提供有用线索着赏银子五千两,只要来提供的线索的人都可得三两银子。
  人终于陆虞自己遇见了——一个躲在城南晒太阳的乞儿,看着年纪倒是像十七八岁的少年,和孙滢比大那么一丢丢。
  哎呀,忘了问问师父她这个师叔的性别了!
  死马当做活马医吧。
  孙滢给他买了个烧鸡,道:“师叔,宗门出大事了,我师父交待您老人家一定要随他上山,要不然前朝余孽会害更多的人。”
  乞丐根本对孙滢的话置之不理,只管大口大口地吃烧鸡,也不知道是饿了几天了!孙滢觉得于心不忍,又命妙律去买了坛泸州大曲放在他旁边。
  她记得很清楚,当年那道士,少说也有三四十岁了。难道是自己认错了人?
  孙滢转身就走,心却像是在油锅里煎着一般,特别难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