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第6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家村那边,纺织厂也做大了,开了好几个分厂,如今我们在临县设了货点,专门跟纺织厂对接,在江南也卖得紧俏,上河村下河村合并成一个村了,最近还打算弄了一个叫什么渔场的,如今日子都过的红火。”
  巧娘跟赵来贺就爱听大家都好的消息,听完只觉得心里再满足不过了。
  饭后,赵丰年单独找到柳小尺,问起了赵家二房的情况。
  第61章
  “你是怕他们再作妖吧?放心,我找人打听了,说是赵柱子考上了秀才,你赵二伯夫妻俩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还打算跟县城里的员外老爷结亲家,那个员外你估计也知道,就是之前你三伯的雇主,钱员外。”
  “竟然是钱家?”
  “是啊,前头才将人弟弟赶了出来,这会儿也好意思舔着脸跟你哥哥家结亲,可见这人也是真势利眼,总归他们现在一门心思就是赵柱子能中举当官老爷,哪里还顾得上自己‘死去’的两个女儿。”
  “如此也好,有自己的事忙着,又有中举当官的期望在前面吊着,总比他们胡思乱想好。”
  “可不是。”
  “对了,阿年,有个事险些忘了跟你说了,你家那位富大伯,想托我问问你,你这里还缺不缺人,他像是想把儿子送过来,说是只管当仆人使唤。”
  赵丰年挑眉,“赵有志?”
  之前赵小云就提醒过赵丰年,赵来富想效仿赵来金王三娘把儿子送到他身边来,只不过后面直到走的时候赵丰年也没见富大伯提过只言片语,便只当这事不存在了,没想到,如今来了北地,倒是听着了。
  “我记得富大伯家里人都是想要赵有志继续科举的,富大伯心里未免没有存着这样的期望。”
  柳小尺只笑道:“我听闻赵有志后面不是没有去试过,只是没中,估计是家里也不抱期望了,再说,在你身边做事,还怕没机会干公务么?”
  赵丰年笑着摇摇头,“不管怎么说,到底是家中堂伯,劳小尺哥替我带句话,人送来可以,但是做什么得听我的。”
  “成。”
  很快,整个北定府便都知道了知府大人又从外头弄来了大量的粮食,短时间内北定府是不缺粮了。
  百姓们欢欣鼓舞,而跟着李家的几家粮商就慌了。
  “倘若是这样,我们手里的粮食就真要压成陈年旧粮了!”
  “李家主怎么说?”
  “李家财大气粗,实在不行还能运出北地,我们可没有商队,贸然去外面,指不定半道上就被劫了,再说这成本也大,成本也大!”
  “不如再等等看,万一府衙没有粮了,我们还是能继续的。”
  就在小粮商们慌张之时,李家主也在气愤不已。
  “不过八百石罢了,我倒要看看他还能有几个八百石,不就是耗,我李家跟他耗到底,让他看看这北地到底姓赵还是姓李!”
  百姓们可不知道上头怎样的明争暗斗,只知道除了王家,又多了好几家粮铺卖起了低价粮食,一问就说响应知府大人的号召,哪怕是自己不赚钱,也要为北地百姓都有粮吃而努力。
  “知府大人说了,咱们北地百姓经历过那么多次战乱,能有今天的日子不容易,正因为如此,咱们才要更加团结一致把日子过好,咱们虽然是小粮铺,但是也愿意为了北地百姓尽一分心,做良心商家。”
  百姓们顿时感动不已,而那些没有降价的粮铺,纷纷被打上了黑心的标记,连其他的商品,都遭到了抵制,与其相反的,是那些跟王家统一战线的商家,在年底盘账的时候发现,虽然粮铺亏了,但是其他生意不错,一来二去,竟是小赚的。
  这些商家脸上笑着,心里更加坚定了要跟着王家,跟着府衙做事。
  而年前,赵丰年召开了第一次北地官商大会。
  这场官商大会的商贾是由王家带头参与这次低价粮的六家商户,而官府这边,则是赵丰年跟府衙众人,除此之外,北定府底下五个县城的话事人也都到了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