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5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多人都在骂他以强权服人,打压异己思想云云。
  然而更多人却选择了支持。
  老朱得知他采取的办法,笑的一整天都没合拢嘴:
  “早就该这样了,否则哪来那么多麻烦事儿。”
  马娘娘还是比较理智的,叹道:“这事儿不该由你来做,让雄英来做更合适。”
  朱标也颔首道:“是啊,恐怕会有损你的声誉啊。”
  陈景恪很是感激,但却有不同意见:
  “如果我自己都不敢为了我的道冲锋陷阵,又如何来说服其他人?”
  “我现在才明白,以前很多人其实都在观望。”
  人都不喜欢改变,尤其是不愿意接受陌生的改变。
  当他们发现朝廷给了他们原地踏步的机会,就会停下来。
  如果朝廷的态度足够坚决,他们就会强迫自己跟着改变。
  这次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陈景恪亲自出手,把最顽固的那批人送到圣贤庙过苦日子。
  虽然遭到了很多非议和谩骂。
  但洛下学宫剩余的那些人,都秒秒钟改变了立场。
  再也没有人说什么大同思想太激进,需要过渡,需要时间适应什么的。
  当然,倒不是说他以前的过渡政策做错了。
  那会儿革新派人才不够,且大同思想还没有成型,确实不适合彻底和守旧派切割。
  可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就没必要再和他们磨磨唧唧了。
  要么接受新思想,过上新的生活。
  要么就抱着陈旧思想,去无人的角落自生自灭去吧。
  眼见陈景恪觉悟,马娘娘也终于笑道:
  “不错,你就是太心善了,给了那些人太多机会,这次做的就很不错。”
  心善吗?或许吧,陈景恪默默的想道。
  他只是希望多转化保留一些人才罢了。
  但有时候确实需要一些雷霆手段。
  纵观全世界,中国是变革最彻底,也是最成功的国家。
  日韩是我们最熟悉的国家,现在是什么样子大家有目共睹。
  即便是创造了新思想的欧美,其国内依然残余大量旧思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