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62节(2 / 4)
用游戏圈的话说,这属性简直就是手写出来的。
必须要好好利用。
朱雄英了然的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你好好准备一下吧。”
“这样的机会错过了,不知道下次还要等多久。”
陈景恪点点头,接着说道:“最怕的还是让他学到真东西。”
朱雄英大笑不已:“那可不能让他将真东西学走了。”
没多久,朱元璋和马娘娘派人来找他们过去。
两人到了慈宁宫才知道,他们也收到了信桑敬的信。
这让陈景恪有些哭笑不得。
我就这么可怕?让桑敬给老朱和马娘娘写信求情?
没辙,他只能再次给两人解释了一番自己的想法,他们才放下心来。
-----------------
皇帝突然抽调三个营的火器军离京,自然引起了朝野的震动。
纷纷上书询问原因。
此时桑敬搞凌迟的事儿还没有传开,朱雄英自然不会实话实说。
只说是怕桑敬和杜同礼再遇谋害,特意派人去援助他们。
虽然群臣都觉得情况不对,可有桑敬的前车之鉴,大家也不好再反对。
不过这些人也不是傻子,立即就派人去凤阳和江南打探情况。
当他们得知了真相,自然是各种谴责和弹劾。
这完全在意料之中,朱雄英早就想好了糊弄的办法,这些弹劾自然没有什么用处。
至于民间……报纸掌握在朝廷手里。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陈景恪还是亲自去见了方孝孺,与他进行了一番交谈。
“非我表里不一,而是非常事行非常手段。”
“大变革的时代,我们不能被自己立下的规矩给束缚住。”
“现在社会风气急速下滑,需要施以雷霆手段。”
面对这套说辞,方孝孺笑道:“我非不知变通之辈,反倒是觉得你有点理想主义了。”
陈景恪唯有苦笑,理想主义吗?确实有那么点了。
当年的孔孟又何尝不是理想主义者。
人类道德的上限,正是靠着这群理想主义者,才被一步步推高的啊。
方孝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之后的报纸上,只说那些贪官污吏的可恨,绝口不提凌迟的事情。 ↑返回顶部↑
必须要好好利用。
朱雄英了然的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你好好准备一下吧。”
“这样的机会错过了,不知道下次还要等多久。”
陈景恪点点头,接着说道:“最怕的还是让他学到真东西。”
朱雄英大笑不已:“那可不能让他将真东西学走了。”
没多久,朱元璋和马娘娘派人来找他们过去。
两人到了慈宁宫才知道,他们也收到了信桑敬的信。
这让陈景恪有些哭笑不得。
我就这么可怕?让桑敬给老朱和马娘娘写信求情?
没辙,他只能再次给两人解释了一番自己的想法,他们才放下心来。
-----------------
皇帝突然抽调三个营的火器军离京,自然引起了朝野的震动。
纷纷上书询问原因。
此时桑敬搞凌迟的事儿还没有传开,朱雄英自然不会实话实说。
只说是怕桑敬和杜同礼再遇谋害,特意派人去援助他们。
虽然群臣都觉得情况不对,可有桑敬的前车之鉴,大家也不好再反对。
不过这些人也不是傻子,立即就派人去凤阳和江南打探情况。
当他们得知了真相,自然是各种谴责和弹劾。
这完全在意料之中,朱雄英早就想好了糊弄的办法,这些弹劾自然没有什么用处。
至于民间……报纸掌握在朝廷手里。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陈景恪还是亲自去见了方孝孺,与他进行了一番交谈。
“非我表里不一,而是非常事行非常手段。”
“大变革的时代,我们不能被自己立下的规矩给束缚住。”
“现在社会风气急速下滑,需要施以雷霆手段。”
面对这套说辞,方孝孺笑道:“我非不知变通之辈,反倒是觉得你有点理想主义了。”
陈景恪唯有苦笑,理想主义吗?确实有那么点了。
当年的孔孟又何尝不是理想主义者。
人类道德的上限,正是靠着这群理想主义者,才被一步步推高的啊。
方孝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之后的报纸上,只说那些贪官污吏的可恨,绝口不提凌迟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