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6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总算是翻身农奴把歌唱,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做人了。
  他们自然知道这一切改变源于哪里。
  所以对朝廷的专项行动最为支持,对桑敬和杜同礼的工作也最为配合。
  同样,他们也是最担心朝廷因为凌迟之事,处罚桑敬的人。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朝廷的处置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朝廷没有对桑敬的行为做出任何回应,既没有表彰也没有处罚。
  但皇帝却越过内阁和大都督府,调了两个营的火器军给桑敬,同时也抽调了一个营支援杜同礼。
  确认消息属实,朝野和炸开了锅一般。
  中枢各衙门的官吏,纷纷写信给地方上的党羽,落实朝廷关于人权的所有新政,必须马上。
  事实上不用他们警告,得知皇帝的动作,所有地方官吏腿都软了。
  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派人将辖区内所有的大户,都叫到一起开会。
  “本官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必须马上落实相关政策。”
  “否则不用钦差过来,本官也有权力将你们抄家流放。”
  各大户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再也不敢有任何犹豫,纷纷表示马上落实新政。
  回去之后,他们立即去人权部报备。
  嗯,朝廷律法规定,所有雇工合同必须经过人权部的背书才能生效。
  私下签署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朝廷会对雇主进行处罚。
  这一条意见是陈景恪提出来的。
  上辈子他可是见过太多不良公司,自己拟定的合同了。
  什么自愿加班,自愿放弃医保、养老保险等等条款,都堂而皇之的写在合同上。
  虽然真出事儿了,这种条款国家不承认,会重罚那些无良公司。
  可打官司对老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针对这一点陈景恪提出,所有面对大众的合同,都要经过人权部背书。
  如果人权部背书之后,还出现了条款问题。
  那事情就更简单了,杀几个不要命的贪官污吏就能解决。
  所以,现在这些大户们,才会排着队的来人权衙门审核合同。
  因为同时来办理的人太多,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人权衙门的官吏那是痛并快乐着。
  不过总体来说,他们是高兴居多。
  从私人角度来考虑,这意味着他们手中的权力终于开始兑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