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79节(2 / 4)
“如此一来,行政、执法、监察三大权力的基本盘就确定了。”
“大明的政治制度,也终于要确定下来了。”
说到这里,他心中也颇为遗憾。
他给自己取的年号为建章,其目的不言而喻。
正常来说,这些事情都是他任期该做的。
只可惜,一场大病让他提前退位,也导致这些变革晚了好几年才出现。
不过还好,这些变革他都参与了,也亲眼见证了大明的制度走向健全。
不枉此生。
他心思隐藏的很好,没有表露出来,正沉浸在喜悦里的众人都没有察觉。
就连最细心的马娘娘都没有看出来,她的心思都放在了另外一件事情上面:
“现在就剩下立法权还没有确定,景恪你可有什么想法?”
第576章 无题
听到马娘娘提起立法权,大家下意识的想到了,陈景恪给西方设计的那个议会。
但随即就毫不犹豫的否定了这个念头。
立法权就是制定规则的权力,是一个群体的最高权力。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老祖宗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个坑是绝不能踩的。
立法权必须掌握在皇帝手里,不可假于他人。
比起什么议会,他们更倾向于单独设立一个直属于皇帝的部门。
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历朝历代都没有专门的立法机构,这方面全靠几千年来形成的默契在运转。
所有人都有权力对某些法条提出建议。
皇帝强势的时候,主导权在皇帝手里。
皇帝弱势的时候,主导权在丞相府手里。
大明废除丞相制度,将相权分拆给了好几个部门。
天子大权独揽,真正掌握了乾纲独断的权力。
然而,立法权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皇帝英明的时候,立法的主导权掌握在他手里,一切都能正常运转。
可万一皇帝比较平庸,乃至昏庸无能呢?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丞相府谁来主导立法工作? ↑返回顶部↑
“大明的政治制度,也终于要确定下来了。”
说到这里,他心中也颇为遗憾。
他给自己取的年号为建章,其目的不言而喻。
正常来说,这些事情都是他任期该做的。
只可惜,一场大病让他提前退位,也导致这些变革晚了好几年才出现。
不过还好,这些变革他都参与了,也亲眼见证了大明的制度走向健全。
不枉此生。
他心思隐藏的很好,没有表露出来,正沉浸在喜悦里的众人都没有察觉。
就连最细心的马娘娘都没有看出来,她的心思都放在了另外一件事情上面:
“现在就剩下立法权还没有确定,景恪你可有什么想法?”
第576章 无题
听到马娘娘提起立法权,大家下意识的想到了,陈景恪给西方设计的那个议会。
但随即就毫不犹豫的否定了这个念头。
立法权就是制定规则的权力,是一个群体的最高权力。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老祖宗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个坑是绝不能踩的。
立法权必须掌握在皇帝手里,不可假于他人。
比起什么议会,他们更倾向于单独设立一个直属于皇帝的部门。
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历朝历代都没有专门的立法机构,这方面全靠几千年来形成的默契在运转。
所有人都有权力对某些法条提出建议。
皇帝强势的时候,主导权在皇帝手里。
皇帝弱势的时候,主导权在丞相府手里。
大明废除丞相制度,将相权分拆给了好几个部门。
天子大权独揽,真正掌握了乾纲独断的权力。
然而,立法权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皇帝英明的时候,立法的主导权掌握在他手里,一切都能正常运转。
可万一皇帝比较平庸,乃至昏庸无能呢?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丞相府谁来主导立法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