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1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他们就是非蠢既坏,光想回到以前那老一套。”
  “也就景恪总想用事实说服他们,换成咱早就一声令下,不愿意干的全都滚蛋。”
  马娘娘笑道:“景恪这是给后人立规矩呢。”
  “做什么重大决定,都要有足够的数据支撑。”
  “在数据面前还不肯改的,那就是非蠢既坏,把他们罢官也是合理合法的。”
  “否则都学你一拍脑门想干啥就干啥,坏事儿的概率比成事儿的概率还要大。”
  老朱不高兴的道:“咱现在就一致仕老头,发发牢骚都不行了吗。”
  马娘娘笑道:“好好好,是我错了,你就好好发牢骚吧。”
  后面一辆马车上,听着爹娘拌嘴,朱标不禁露出了微笑。
  再看向地里的庄稼,他就更开心了。
  化肥真是个好东西啊,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了。
  有多高呢。
  一亩地的农作物产量加起来,不够制造化肥的成本钱。
  这也是很多人反对的借口。
  现在粮食是够吃的,甚至还有极大的富余,完全没必要在这方面大动干戈。
  不如弄点实际的,比如修铁路。
  因为钢铁产量、成本等各方面因素,铁路的修建速度非常慢。
  到现在为止加起来也就一千五百里左右,而且都是围绕洛阳修建的。
  这玩意儿的好处是肉眼可见的,群臣都希望能多修一点。
  至于化肥……确实是个好东西,但高昂的成本决定了它华而不实。
  关键是,围绕它打造一整套的工业体系,需要投入的资源更是看不到头。
  很多人就觉得没必要。
  还有些人觉得,可以慢慢来,不用着急。
  对于这些人的迂腐短视,老朱恨不得亲手操刀把他们给剁了。
  就连马娘娘都觉得,这些人迂腐的过分。
  反倒是陈景恪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还反过来劝他们放宽心。
  没办法,前世满清都被按在地上摩擦了,还有大把人反对洋务运动呢。
  明朝这会儿,有人反对工业化就更不奇怪了。
  在很多人看来,我们都已经是最强了,何必再折腾呢。
  好好的享受盛世不就行了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