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1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咱微服私访,就是不想闹出大动静,让大家该干什么就继续干什么吧。”
  自然没人敢把他的话当真,众人依然是战战兢兢的。
  直到马娘娘和朱标从马车上下来,他们才松了口气。
  有这两位在今天就出不了事儿。
  之后在管事的引导下,老朱他们参观了整个作坊。
  仓库里面堆积如山的各种原材料,供给百余间实验室使用。
  每一个实验室都堪称‘奢华’。
  这可不是瞎说,就这一间实验室,造价都得数十万贯。
  当然,说的是市场价,比如玻璃器皿这玩意儿的虚头就太大了。
  但即便刨除玻璃的溢价,造价也得一二十万贯以上。
  比如显微镜,现在一台纯手工打磨出来的高精度显微镜,价格就得几千贯起步。
  一个实验室就得好几台不同精度的,这造价可想而知。
  而且还有市无价。
  其余各种实验器皿也非金即银,而且基本都是纯手工定制的。
  各种提取出来的高纯度元素,成本也非常高昂。
  可以这么说,任何一项重大发现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这整个庞大的作坊——其实更应该叫实验基地。
  就是为打造工业基础,建立的技术储备中心。
  这里存在的目的,就是将各种原材料的制造方法,从实验室制备改进成工业化制备。
  “……不光要改良出工业化制备法,还要研制相应的生产工具。”
  “没有什么经验可供参考,一切几乎都是从零开始。”
  “所以进度非常缓慢……主要是缺人,非常的缺人。”
  说到缺人的时候,一众管事眼泪都快出来的。
  基地共有六千余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搞科研。
  大部分都只是技工,帮忙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还有一部分是工匠,负责协助研究员制造各种设备。
  这里每一个人,都恨不得将自己撕成好几瓣,每一瓣都负责一项工作。
  老朱也非常无奈:“咱知道大家都辛苦了,但人手的事情咱是真的无能为力。”
  “你们也知道,接受过系统理科教育的人,全大明也才一万不到。”
  “目前朝廷能召集回来的,只有七千余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