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91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天可汗在西域河中,几乎是神的代名词。
  “天生天可汗,是天下生灵的福气。您的光辉,如神灵一般,众生都应服从。”
  吐火罗地区的护时健国王也向李瑄拍马屁。
  “有天可汗为天下主持公道,天下才能繁荣,天可汗是粟特的神灵,我们粟特人永远以天可汗马首是瞻。”
  西曹国的国主代表粟特人说出粟特人对李瑄的崇拜。
  安禄山与史思明叛乱,不代表西域粟特人的想法。
  李瑄的麾下也有如李抱真、李抱玉、安元贞等粟特将领,以及西域的众多粟特士兵。
  “我们葛逻禄汗国,都是天可汗最忠心的仆人。愿意为天可汗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刀山火海。”
  葛逻禄汗国的施利可汗当仁不让地出列,他表达地更夸张。
  觉得成为天可汗的仆人,是十分光荣的事情。
  一些西域的国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只有那些东南亚小国诧异,毕竟他们没有切身体会天可汗的强大。
  罗马大使阿波加斯滞留至今,就是为参加此次百国盛会。
  他觉得自己是局外人。
  这是大唐向临近的国家显露肌肉的会盟。
  罗马一直认为自己与大唐关系平等。
  罗马人有辉煌的历史,使他们无比骄傲。
  不过阿波加斯从这些使者上,看到大唐的雄劲强大,见证了东方帝国的巍峨。
  他们罗马巅峰时期,也远远不如现在的大唐。
  更无法号召如此多的国家朝拜效忠。
  “诸位言重了。就如现在的长安,百花绽放,姹紫嫣红。任何族部的出现,都并非偶然。不论是结绳为字,还是折竹为声,都是一个族部前进的过程。大唐为天下宗主,当秉持公道,我们同气连枝,一同迈步,定会创下千古盛况。”
  李瑄又等一些国王表明心迹后,缓缓地说道。
  盛会的目的,是为连通商贸。
  用大唐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工厂内的新兴产业,换取小国家的黄金、白银。
  而且大唐需要进入更多国家,对这些国家有所了解。
  特别是东南亚的那些国家、部落。
  大唐的新式楼船已经在设计。
  大唐的海船能横渡大海,但大唐需要更牢固、更大,可在海上长时间航行,能在一定程度避开风雨的船只。
  “天可汗英明,您的仁厚我们会牢记,永世不忘。”
  宁远国(拔汗那)的国王被李瑄折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