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96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泰陵在修建完成前,还不能为李隆基举行入葬仪式。
  殓后先停柩,等待泰陵修建。
  历史上,高宗皇帝于永淳二年十二月驾崩,遗诏令太子即位于灵前,七日而殡。在文明元年的八月,高宗皇帝方才葬于乾陵。
  停灵近八个月时间。
  在《礼记·王制》中就有明确规定,称“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
  李瑄希望七个月内,可以将泰陵修建完成,对李隆基进行安葬。
  在此之前,先在跃龙殿中停柩。
  “臣等谨遵至尊旨意。”
  文武百官齐声说道。
  “先帝文治武功,功勋卓著,中兴开元,四方仰德。今逝去后,庙号、谥号当早做决定,诸位大臣可有建议吗?”
  李瑄向文武百官询问李隆基的庙号和谥号。
  皇帝阐述李隆基的功绩,没有说李隆基的过错。
  很明显,李瑄不想给李隆基恶谥。
  他是李隆基的继承者,和历史上相比,李隆基后世的评价不会太低。
  因为李瑄收拾了李隆基的烂摊子,安禄山造成的损失只是局部。
  就正常而言,李瑄也不能把李隆基的功绩否定。
  开创基业为祖,守住基业为宗。
  李隆基也算为李瑄守住基业,只能是宗。
  如果没有大臣为李隆基立“玄”,李瑄就要为他的庙号立为“玄宗”。
  这在谥法上没有先例,但也不是恶谥、下谥。
  也算适合李隆基。
  就看世人如何去理解了!
  说美谥也好,说平谥也罢,曲解为恶谥也行。
  纵观李隆基的一生,非常复杂。
  他对天下的影响太大,开元与天宝的判若两人。
  不论怎么讲,他开创煌煌文治,赫赫武功。
  最终被内部反噬。
  “启奏陛下,开元盛世,只比我乾元逊色。诗歌、经典、印刷、造纸等皆有大为,又大办书院,万邦学生来长安学习,一时无两。臣请先帝庙号为文宗……”
  裴遵庆向李瑄请奏道。
  在谥号中,“文”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谥法中对“文”的解释是: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