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97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历史上定都幽州,是要对抗胡人的威胁。
  现李瑄扫清北方、东北一切障碍。
  幽州作为行省的中心城市即可。
  虽大唐是两京制,但只能侧重于一座城市。
  选择长安,牢固河陇、西域、蜀地、朔方、瀚海都护府、雪域高原等。
  选择洛阳,则依托洛阳四通八达的交通,以及大运河,发展核心地带的商贸。
  “至尊,臣前往长安时,朱雀大街已铺上光滑的水泥路。您也计划在两京古道修水泥路。若此路修成,长安与洛阳七百里,车马三日即至。届时,中枢在洛阳则可影长安以西。”
  独孤峻向李瑄回答道。
  “我会好好考虑。”
  李瑄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
  水泥路修成,要等到几年后了。届时西域、雪域高原对大唐的认可度会更高。
  那时再考虑将中枢迁至洛阳,全力发展崤山以东。
  他隐隐被独孤峻说动。
  在当前的时代下,华夏是开拓者。
  崤山以东,人口占据大唐总人数的五分之四以上。
  工业革命,一定是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开始。
  若真能完成工业革命,铁路、柏油路修建,拥有电报机等通讯,掌控西域易如反掌。
  李瑄要做的,是尽快完成农业革命,将工商业推到一定临界点。
  大唐必须快速进步,否则小农经济会显得十分脆弱。
  迁徙中枢之事,待两京古道的水泥路修好再说。
  李瑄又与独孤峻交流一些其他事情,最后,李瑄向独孤峻询问:“南下江淮的船只是否已经备好?”
  “回至尊,大小一百艘船只,皆已备好。”
  独孤峻向李瑄回答。
  一部分天策卫沿着大运河南下。
  另一部分则乘船跟随。
  最大的一艘是李隆基曾经打造的龙船,重修一遍,为李瑄此次南下的主船。
  “有劳府尹。”
  李瑄点了点头,然后与独孤峻一起,慰问洛阳府其他官吏。
  翌日,李瑄前往大唐月报总部视察。
  六年时间,七十多期的发行,使大唐月报在大唐百姓心中,产生一定的地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