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8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温竹君并不诧异,其实张炳之在北边的声望很高,毕竟他也是办过实事的,门生旧故不少,还有修建水渠运河等功劳,百姓肯定念着好呢。
  也难怪太子宁愿低头也要举荐张炳之,除了他,大概是真无人能担此重任。
  “秋蝉妹妹,要是前头有什么状况,你一定要告诉我,好吗?”
  周三姑娘点头,“竹君姐姐,只要我知道霍侯爷的情况,我一定告诉你。”
  这天,温竹君正在查看炼制出来的黄油,本以为羊奶炼制的黄油会有膻味,但她试过后,发觉一点味道都没有,拿来做糕点饼干滋味绝佳。
  玉桃也赞不绝口,“也不知是不是竹记的缘故,玉京的牛乳每年都在涨价,我都没想起来用羊乳。”
  温竹君笑道:“羊乳要想有量,得是大批量的羊才有,玉京那个地方,怎么养的了大批的羊?那些草,牛都不够吃。”
  青梨正巧这时候进来,“夫人,周三姑娘来了。”
  周三姑娘笑眯眯的进门,“我在家就闻到了香味儿,你们在做什么好吃的呢?”
  温竹君向她招手,“我们做了些藕粉桂花糖糕,用的就是你帮忙打的桂花呢,还有黄油杏仁饼,用羊乳弄的,大概就是你闻到的香气了。”
  她朝青梨道:“你捡一些送到隔壁,请大家一起尝尝。”
  周三姑娘略过糖糕,直接捡了块黄油杏仁饼吃了起来,“嗯,好香甜,杏仁好脆口,刚出锅的就是好吃。”
  温竹君笑着叫玉桃泡茶,这饼干好吃,但容易腻口,配着茶喝最好。
  “你今儿来,是有事吗?”
  周三姑娘眉飞色舞,“就知道瞒不过你,竹君姐姐,胜了,捷报已经传回玉京,太不容易了,第一场胜仗呢,我爹说打的很难很难。”
  “太好了,胜了就好。”温竹君听到这句话,不由松了口气,“马上就要下雪了,还要继续打吗?北戎人难道不怕被冻死?”
  周三姑娘摇头,“战争谁能预料呢,就说那西越,现在也掺和了一脚,我爹都快烦死了,粮食不够,又不下雨,麦子也种不下去,就算今年能混过去,明年还没着落,天天在家喊这官做到头了……”
  温竹君听着也觉得犯愁,灾民越来越多,赈灾粮能撑到什么时候?
  玉京到底在干什么呢?一个持续了百年的王朝,就是这样的反应速度吗?还是这里面又掺杂着权力的博弈?
  情况越发不好,河边的灾民越来越多,天气也越来越冷,已经有人一躺不起了。
  终于,刚入十月,大概是这惨状让老天爷开了眼。
  吃过午饭后不久,就狂风大作,又过了约莫盏茶的功夫,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滴砸了下来,空气里满是灰尘的味道。
  一场倾盆大雨伴着电闪雷鸣落下,青紫色的光瞬间照亮了这片干渴的大地,龟裂已久的土地终于逢来甘霖。
  田间地头蛛网般的裂隙喝饱水,以肉眼可见速度弥合,街道上摆着的香案,香灰顺着水流淌,洪桥上“五谷丰登”牌楼被冲洗得干干净净。
  周大人看着雨,激动的一把推开随从的顶在头顶的伞,朝一旁的赈灾使道:“下雨了,终于下雨了,大人,下雨了……”
  瘦削的赈灾使大人一身青衣,背着手,面无表情地望着天,眸中如渊,花白的头发跟胡子在风中凌乱,又渐渐被雨水打湿。
  “是好事,该尽早引导百姓回乡,趁着最后一点时间,把麦子种下去。”
  周大人连连点头,“我知道,我会尽早劝大家回去的。”
  他接着犹豫道:“大人,不管军粮还是赈灾粮,都不能再拖了,前线将士的粮草辎重,只够不到半月,必须挪用准备给灾民的粮食,可朝廷的赈灾粮,到底什么时候到?百姓们就算回乡,也得有粮啊。”
  张炳之目光悠悠,眸中露出一丝似是讥讽又似悲哀的眼神,一直不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