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繁星 第12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啊?不是不是不是,你误会了。”祝繁星说,“我其实……以前读高中时,一直是把北大当目标的,后来因为满宝还小,我才填的a大,哎,这事儿我和你说过吧?”
  郭晓春点头:“嗯,你说过。”
  祝繁星继续说道:“我有个发小,去年高考去了甬城,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她爸爸妈妈希望她能留在钱塘读大学,但她不肯,吵着闹着要出去。我有时候会和她聊微信,她和我说,以后,她估计会在钱塘生活一辈子,因为家里就她一个孩子,她舍不得丢下爸妈,又觉得钱塘也挺有发展前景。但是呢,她还是会有点不甘心,不想一辈子只在钱塘待着,所以就想趁着读大学的机会,去别的城市生活几年,哪怕是那么近的甬城,她都满足了。”
  她扭头看向郭晓春,“我现在好像也有这种想法,晓春,我在钱塘待了二十年了,就会觉得……你说,我能有机会去北大读研吗?”
  第113章 第07章我是想……去那边过元宵节嘛……
  郭晓春没说话。
  祝繁星等了一会儿后,有些泄劲了,问:“不能吗?”
  “不是。”郭晓春说,“我只是在想,北大的研究生和a大的研究生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祝繁星:“啊?”
  “你想过吗?”郭晓春说,“按你的绩点,在咱们
  学校保研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你去考北大,不仅要和他们本校的毕业生竞争,还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毕业生竞争,难度要比你在a大读研高得多,万一没考上,就是得不偿失。”
  祝繁星说:“如果确定了目标,我会努力备考的。”
  郭晓春说:“我相信你会很努力地备考,但我还是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星星,你为什么想去北大?是因为那是国内top2的大学,毕业证拿出去更好使?还是因为你也想像你那个发小一样,想在读书阶段去别的城市生活几年?或者是因为,你觉得北大的教学水平远远高于a大?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学术氛围,都能吊打a大?你心里清楚的吧?这不一定的。”
  祝繁星无言以对,都有些迷茫了。
  “我知道北大很好,非常好,但你在考虑读研的问题时,你还得考虑咱们的专业。”郭晓春说,“咱们学的是法语,语言类,如果你不想转专业,还是想读法语类的研究生,那我和你说实话,a大和北大,我会劝你选a大,因为成本低,风险小,a大本硕的毕业证含金量已经足够高了。但你要是不想读a大,那我直说了,你去北大,不如出国。”
  祝繁星呆住了:“出、出国?”
  郭晓春说:“对啊,你一个学法语的人,去国内哪个大学读研,能比去法语国家学得更好?”
  祝繁星说:“可出国要花很多钱的,我哪儿来的钱?”
  郭晓春说:“我知道,所以我没让你必须要出国,我的意思是说,你要么读a大,要么出国,北大的话,可能是因为我向来没有清北情结,我个人会觉得,意义不大。”
  这是郭晓春的意见,她没有顺着祝繁星的心意说出“你想去北大,就为之努力吧”之类的话。她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觉得北京大学比起a大,有太过明显的优势。
  郭晓春是个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头脑又很清醒的女生,不管是上学还是打工都会做好详尽的规划与准备。曾经有个学长想拉她一起“创业”,其实就是批发一些小玩意儿去游乐场或景区售卖。郭晓春没有立刻答应,去了学长说的那些地方观察人流量,看小贩生意状况如何。她去了三次,两次看到城管来抓人,小贩们被撵得东奔西跑,还有人摔跤,货物撒了一地,郭晓春当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把这些事告诉给学长,学长不听,自己去干了,三个月后赔得血本无归,还被城管请去喝了一次茶。
  郭晓春就是这么一个人,因为本身没有任何资产,她做事习惯把风险降到最低,严控投入产出比,说自己还没混到敢撬动大杠杆的阶段。
  她没有清北情结,可是,祝繁星有啊。
  是从爸爸那里继承来的情结,埋在心里十几年了。
  夜深人静,郭晓春睡着了,祝繁星却一点睡意都没有,在黑暗中眨动着眼睛,想着自己未知的前程。
  她和梁知维也聊过读研的事,不敢提起北大,梁知维的意见是让她争取在本校保研,最省时省力又省钱,这一点倒是和郭晓春意见一致。
  祝繁星心里乱糟糟的,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好像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一段分岔路,怎么选,叫人头疼。
  爸爸妈妈健在时,她什么都不用考虑,按部就班地过着舒心的生活,当爸爸妈妈去世后,她带着两个弟弟一起过,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需要取舍的状况。
  她遇到过,陈念安也遇到过,他们分别做了选择。幸运的是,之前,她做的每一个选择,至今都没有让她后悔,但她不能保证,往后的日子,她不会下错棋,走错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