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繁星 第13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己小时候睡过的房间,一个只有7平米左右的小屋子,这是他主动要求的,说不想睡舅舅和表哥的房间。
  姥姥提前把房间打扫过了,家具摆设没什么变化,只是变得更加陈旧、破败,陈念安洗过澡回到房里,从箱子里拿出那只巧虎,端正地摆在枕头旁。
  接着,他坐到书桌前,一坐下去,忍不住笑出声来,桌子椅子都好矮啊,以他现在的身高,坐久了必定会腰酸背疼。
  他寻思着,明天得搬一套高一点的桌椅进屋,要不然,他没法做作业。
  书桌上的台灯还能用,或许是姥爷换过灯泡,这个台灯是妈妈买的,说是护眼灯,在早年算是个稀奇东西。
  周围一片安静,就着台灯的光亮,陈念安打开笔记本电脑,插上电源,最后打开word文档,准备继续写那篇中篇小说。
  家里当然没有网络,但没有关系,开工前,他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打开窗户往外看。
  这里没有钱塘的万家灯火、车水马龙,只有漫天繁星闪烁,星空下,能看见远处山脉隐约的轮廓,而近处,是家里的小院子。
  陈念安弯下腰,闲闲地趴在窗台上往院子里看,那群鸡被关进了鸡笼,偶尔会“咕咕咕”地叫几声,没有小狗在边上蹦跶。
  他想起很久以前,自己也曾趴在这个窗台上,关掉房里的灯,偷偷地望向院子。那时,院子里坐着一个女孩,在逗冬瓜玩耍,她的笑声清亮、爽朗,肆无忌惮。
  是一个比“星星”更耀眼的女孩。
  第120章 第14章我喜欢上姐姐了。
  第二天早上,陈念安是被“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的。
  钱塘也有鸟儿叫他起床,但叫得没这么密集,其中还夹着鸡叫、狗叫,陈念安迷迷糊糊地捞过手机看时间,才五点多。
  他房里的空调已是多年未用,姥姥洗过过滤网,制冷效果依旧差强人意,陈念安睡出一身汗来,特别想要个电风扇。
  在床上赖到六点多,他起床洗漱,下楼吃早餐,姥姥在干活,惊讶地看着他:“虎仔,你这么早就起来了?”
  陈念安说:“我习惯了,平时都是六点多起床的,我们学校七点四十分就得到校早自习。”
  “这么辛苦啊。”姥姥怜爱地看着他,“昨晚睡得好吗?那床架子我擦过,被子席子都是干净的,还睡得惯吗?”
  陈念安说:“睡得惯,这床我睡了十一年呢,就是……有点儿短。”
  “那是你长高啦。”姥姥笑着说,“快,你先坐下,我去给你拿早饭。”
  陈念安跟着她往厨房走:“我自己来吧。”
  姥姥做了稀饭和包子,还蒸了芝麻糍粑,陈念安吃着早餐,问:“姥爷呢?”
  姥姥在他身边坐下,说:“去地里干活了,他每天四五点就起床啦,晚上睡得早,昨天是为了等你,要不然他早就睡了。”
  陈念安和姥姥聊起天来,聊到舅舅一家人的近况。姥姥说,冯智光还是在县城的一家厂子里工作,邬丽菊也上班了,在一家超市做理货员。两夫妻辛苦打工,就是为了给冯继强攒老婆本。冯继强在学汽修,学得不咋好,三天两头地翘班去网吧玩,听说还交了个女朋友,比他大两岁,是个理发店洗头小妹。
  “你舅舅说,等强强满了十八岁,出师了,看看能不能让他去钱塘工作。”姥姥说,“你在那儿嘛,两兄弟也好有个照应。”
  陈念安:“……”
  他不忍心对姥姥说实话,他和冯继强幼年时关系就很差,最近几年更是毫无联系,非要让他们靠着那点可怜的血缘关系去“相互照应”,只能是老年人对“兄友弟恭”的美好想象,根本不可能实现。
  吃完早餐,陈念安说要去给爸妈扫墓,姥姥想和他一起去,他婉拒了,说前两次都是一堆人过去,行程匆忙,只能简单祭拜,这次难得悠闲,他想一个人过去,能和妈妈好好地说会儿话。
  姥姥明白他的意思,帮他准备了一些供品、纸钱和香烛,陈念安拎着袋子,独自一人离开了小楼。
  他还记得去往父母墓地的道路,挺远的,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半道上,他遇见过一些村民,多是中老年人,有些他还认得,有些已经没印象了。同样的,能认出他的村民也很少,经过一户农家时,一个干着活的灰衣老太对另一个蓝衣老太说:“你看,这是虎仔吧?老冯家的外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