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锦鲤妃 第7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种牛痘以后,胤禛与年若兰一切安好,长宁格格与五阿哥弘昼也都平安无恙,连一点儿发热都没有,王府里接种牛痘的奴才和侍卫之中没有一个人因为接种牛痘而染上天花的。
  这件事情不仅得到了康熙的夸赞,而且也在王府之中引起了许多议论。
  福晋和李侧福晋原本并不愿意让身边当差的奴才们接种牛痘,生怕这些奴才们接种牛痘染上天花之后将病气过给她们,而今见这些奴才和侍卫们都平安度过了接种牛痘这一关,福晋和李侧福晋又觉得既然王府里的奴才们都接种了牛痘,不会染上天花恶疾,那么她们和孩子们便更不必再冒险接种什么牛痘了!
  康熙对胤禛主动为自己和家人接种牛痘此举颇为赞赏,三日后便下旨将胤禛的二格格晋封为怀恪郡主,即怀恪和硕格格,半个月后,怀恪格格以和硕格格的身份下嫁纳喇星德,李侧福晋对怀恪格格的婚事十分满意,走到哪里都春风满面,笑得十分得意。
  雍亲王子嗣不丰,如今活到成年出嫁的便只有她的女儿怀恪格格,况且,她的女儿又是以和硕格格的身份出嫁,也算给她争足了面子,李侧福晋心中自然十分高兴。
  宋格格见李侧福晋的女儿被皇上册封为和硕格格,风风光光的出了嫁,不禁万分羡慕。
  当晚,宋格格竟然梦到了自己的女儿。在梦中,她的女儿不仅没有早早夭折,而且还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被皇上册封为和硕格格,风风光光的出了嫁。
  宋格格在梦中笑得有多开心,醒来之后便有多失望。由于心思郁结,宋格格刚刚才好了一些的身子忽然又病倒了,而且,此次的病来势汹汹,十分严重,太医为宋格格诊脉后,皆说宋格格病势沉重,恐怕有性命之忧。
  胤禛见宋格格病得如此严重,心里也不好受。年若兰见此情形,也不知该如何安慰胤禛,只能带着女儿长宁陪在胤禛的身边,做一朵贴心的解语花,尽量哄胤禛开心。
  李侧福晋听说太医诊断称宋格格心思郁结,因而才会病得如此严重,便故意在请安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对福晋建议道:
  “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妾身觉得宋格格之所以会病得如此严重,一定是因为她思念女儿的缘故。既然如此,与其给宋格格吃再名贵的药材,也不如解开她的心结更有利于她养好身子。
  只可惜,妾身的二格格刚刚出嫁,不然,妾身倒是愿意将二格格送到宋格格身边去,让二格格陪伴宋格格一段日子。”
  福晋当即便听明白了李氏的意思,心里第一次觉得李氏作得没有令她感到厌恶。
  福晋看了若有所思的年若兰一眼,浅笑着夸赞李侧福晋道:“李侧福晋能够如此设身处地的为宋格格着想,愿意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去陪伴宋格格一段日子,对宋格格的这番情意实在令我感动。
  只不过如今二格格已经出嫁了,王府之中便只有年侧福晋所生的长宁格格一位小格格了。”
  福晋说到此处,故意浅笑着望着年若兰,柔声询问道:“不知年侧福晋可愿意像李侧福晋那样,同意让将长宁格格送到宋格格身边去,让长宁格格陪伴宋格格一段日子?
  年侧福晋放心,倒也不是将长宁格格一直养在宋格格身边,等宋格格身子康复以后,你再将长宁格格接回去便是。长宁格格依旧是你的女儿,即使让宋格格养长宁格格一段日子,也不会改变这个事实。”
  李侧福晋也笑着对年若兰道:“说起来我的怀恪年纪也确实有些大了,让她去陪着宋格格,怕是也难以慰藉宋格格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年侧福晋的长宁格格可就不一样了!长宁格格如今还不满半岁,正是招人喜欢的时候,与宋格格夭折的女儿大小也差不多。
  将长宁格格送到宋格格身边去,一定可以慰藉宋格格对女儿的思念。长宁格格又是那般活泼可爱,有她陪着宋格格,给宋格格解闷儿,一定可以让宋格格心情愉悦、笑口常开的。
  只要可以解了宋格格的心结,宋格格一定可以很快恢复如初的!王爷一向夸赞年侧福晋心地纯善,想来年侧福晋也不忍心见宋格格因为思念女儿而香消玉殒吧?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呀!如今,只要年侧福晋愿意将长宁格格送到宋格格身边一段日子,便可以救回宋格格的一条性命。年侧福晋心地善良,一定不会拒绝的对不对?”
  钮钴禄氏见此情形,也浅笑着对年若兰道:“妾身觉得福晋和李侧福晋所言极为有理!只可惜妾身的肚皮不争气,只生了一个四阿哥,倘若妾身也生了一个小格格,一定愿意将小格格送到宋格格身边,让小格格陪伴宋格格一段日子的!”
  第107章
  年若兰看着福晋乌拉那拉氏、侧福晋李氏和庶福晋钮钴禄氏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这些光冕堂皇的话, 觉得这些女人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想要逼她将长宁送到宋格格身边去罢了。
  什么倘若她们有小格格傍身,便一定会将女儿送到宋格格的身边去, 以慰宋格格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在年若兰看来, 这些都是借口和托词罢了, 无非是想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逼着她将长宁送给宋格格抚养。
  姑且不说以宋格格的身份根本没有资格抚养她的长宁,更何况如今宋格格自己都卧病在床, 需要人照顾和伺候,而长宁又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婴儿,正是需要人精心照顾和养育的时候, 试问宋格格哪里有精神、有能力照顾长宁呢?
  年若兰看穿了乌拉那拉氏、李氏和钮钴禄氏的心思,不由得想起了胤俄送给她看的那些小说的某些桥段。
  年若兰暗自感慨她的四哥还真是有先见之明,竟然早早便预料到了她在雍亲王府中一定会遇到这些事情,因而便将应对之法写在小说里提点她,让她有心理准备。
  以年若兰聪慧的头脑与灵巧的心思, 自然可以像乌拉那拉氏、李氏与钮钴禄氏一样,口中说着那些光冕堂皇的理由, 将她们那些痴心妄想一个一个的怼回去, 可是, 年若兰又实在不屑为了这些女人去做这些令她厌恶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