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3 / 4)
如此,一旦展文翼镇不住朝臣,国师又不太擅长处理朝事,这般长此以往,东陵上下,定四方动摇。
思绪至此,心底的起伏之意越发升腾上涌。
她忍不住满目深沉的凝他,静待着他回话。
奈何蓝烨煜仍是有意与她绕弯,那双朝她递来的筷子也越发的靠近于她。
“长公主先用膳。”
他嗓音依旧平缓,只是无波无澜中,则毫不掩饰的夹杂几许执拗与坚持,似要强行逼迫她妥协一般。
思涵眉头皱得越发厉害,深眼凝他半晌,却也终归还是全数压下了心底的起伏与气焰,随即稍稍抬手接过了他指尖的筷子。
他自然而然的垂眸,瞳孔中略有释然之色迅速滑过。待朝思涵手中的筷子扫了一眼后,便开始不动声色的另外执着筷子在一只碗中布膳。
待得一切完毕,他才将布了膳的碗缓缓朝思涵递来。
思涵满目森然冷冽,并未言话,也并未耽搁,仅是伸手去接。
待她全然无畏的生硬咽下一口菜肴时,蓝烨煜凝她片刻,才也跟着开始用膳。
一时,两人皆略微默契的未出声,仅是垂眸而食,但两人面色皆复杂幽远,心事重重。
周遭气氛,再度沉寂压抑下来,无声无息之中,厚重之意尽显。
待得半晌后,思涵终归是放下了手中碗筷,抬眸凝他,低沉沉的出了声,“本宫已用过膳了,摄政王如今,可该为本宫点明所谓的要事了?”
蓝烨煜眼角稍稍一挑,并未立即言话。
他仅是稍稍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慢条斯理的理了理衣袍上的褶皱,甚至也不朝思涵望来一眼,仅是满目幽远的凝向了角落里那青烟缕缕的香炉,而后才薄唇一启,平缓幽远的道:“淑妃亡在东陵宫中的消息,已不胫而走。如今的东陵京都城,已是满城风雨,舆.论百出,皆道是,长公主贪恋权势,欲对宫中旧妃与皇子,赶尽杀绝。”
思涵瞳孔骤然一缩,面色也几不可察的变了变。虽面上不曾展露太多反应,但心底深处,无疑是波澜而起,复杂连连。
纸终归是包不住火。她终归是知晓淑妃之事早晚有一天会被公诸于众,只是她未料到,淑妃死亡之事,竟会在她不在东陵京都的节骨眼上爆发。
她满心冷冽,强行压制心绪,低沉沉的道:“然后呢?东陵如今,朝堂可稳,人心可安?”
她嗓音极低极沉,纵是在强行平复心绪,然后脱口的嗓音,终归是极为复杂,甚至厚重之至。
其实不必蓝烨煜多言,她也知淑妃死亡之事一旦发酵,她不仅要身处舆.论漩涡,声名越发狼藉,而她最担忧的国舅,许是当真要因此而煽动民心,刻意生事了。
也不知,国师与展文翼是非能应对这种略微失控的场面,是否能真正压制得了国舅了。毕竟,国舅早已野心勃勃,对她颜思涵与幼帝极为不满,此番得了这等机会,岂能不乘东风而起,孤注一掷的拼上一拼。
“东陵上下可稳,人心可安,想必长公主该是猜得到。再者,淑妃一亡,长公主想想,谁会在此事上大做文章,肆意抨击长公主威名与皇权?撄”
蓝烨煜并未明着回话,仅是平缓幽远的拐着弯儿的出了声。
思涵满目复杂,面色如霜。
“国舅?”
她默了片刻,才阴沉冷冽的出了声。
蓝烨煜神色幽远,并未立即言话,反倒是开始稍稍伸手,端了矮桌上的冷茶便开始饮了一口。
“淑妃出事,国舅自会乘势而起,但长公主许是还忘了一人。”
待得片刻后,他才薄唇微启,慢条斯理的出了声。 ↑返回顶部↑
思绪至此,心底的起伏之意越发升腾上涌。
她忍不住满目深沉的凝他,静待着他回话。
奈何蓝烨煜仍是有意与她绕弯,那双朝她递来的筷子也越发的靠近于她。
“长公主先用膳。”
他嗓音依旧平缓,只是无波无澜中,则毫不掩饰的夹杂几许执拗与坚持,似要强行逼迫她妥协一般。
思涵眉头皱得越发厉害,深眼凝他半晌,却也终归还是全数压下了心底的起伏与气焰,随即稍稍抬手接过了他指尖的筷子。
他自然而然的垂眸,瞳孔中略有释然之色迅速滑过。待朝思涵手中的筷子扫了一眼后,便开始不动声色的另外执着筷子在一只碗中布膳。
待得一切完毕,他才将布了膳的碗缓缓朝思涵递来。
思涵满目森然冷冽,并未言话,也并未耽搁,仅是伸手去接。
待她全然无畏的生硬咽下一口菜肴时,蓝烨煜凝她片刻,才也跟着开始用膳。
一时,两人皆略微默契的未出声,仅是垂眸而食,但两人面色皆复杂幽远,心事重重。
周遭气氛,再度沉寂压抑下来,无声无息之中,厚重之意尽显。
待得半晌后,思涵终归是放下了手中碗筷,抬眸凝他,低沉沉的出了声,“本宫已用过膳了,摄政王如今,可该为本宫点明所谓的要事了?”
蓝烨煜眼角稍稍一挑,并未立即言话。
他仅是稍稍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慢条斯理的理了理衣袍上的褶皱,甚至也不朝思涵望来一眼,仅是满目幽远的凝向了角落里那青烟缕缕的香炉,而后才薄唇一启,平缓幽远的道:“淑妃亡在东陵宫中的消息,已不胫而走。如今的东陵京都城,已是满城风雨,舆.论百出,皆道是,长公主贪恋权势,欲对宫中旧妃与皇子,赶尽杀绝。”
思涵瞳孔骤然一缩,面色也几不可察的变了变。虽面上不曾展露太多反应,但心底深处,无疑是波澜而起,复杂连连。
纸终归是包不住火。她终归是知晓淑妃之事早晚有一天会被公诸于众,只是她未料到,淑妃死亡之事,竟会在她不在东陵京都的节骨眼上爆发。
她满心冷冽,强行压制心绪,低沉沉的道:“然后呢?东陵如今,朝堂可稳,人心可安?”
她嗓音极低极沉,纵是在强行平复心绪,然后脱口的嗓音,终归是极为复杂,甚至厚重之至。
其实不必蓝烨煜多言,她也知淑妃死亡之事一旦发酵,她不仅要身处舆.论漩涡,声名越发狼藉,而她最担忧的国舅,许是当真要因此而煽动民心,刻意生事了。
也不知,国师与展文翼是非能应对这种略微失控的场面,是否能真正压制得了国舅了。毕竟,国舅早已野心勃勃,对她颜思涵与幼帝极为不满,此番得了这等机会,岂能不乘东风而起,孤注一掷的拼上一拼。
“东陵上下可稳,人心可安,想必长公主该是猜得到。再者,淑妃一亡,长公主想想,谁会在此事上大做文章,肆意抨击长公主威名与皇权?撄”
蓝烨煜并未明着回话,仅是平缓幽远的拐着弯儿的出了声。
思涵满目复杂,面色如霜。
“国舅?”
她默了片刻,才阴沉冷冽的出了声。
蓝烨煜神色幽远,并未立即言话,反倒是开始稍稍伸手,端了矮桌上的冷茶便开始饮了一口。
“淑妃出事,国舅自会乘势而起,但长公主许是还忘了一人。”
待得片刻后,他才薄唇微启,慢条斯理的出了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