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宁蓁蓁长袖善舞的模样,被人瞧见了,看着下面的进士也动声开始交际,刘首辅微微一笑,和下首翰林院苏学士问起来这位状元郎的经历。最重要的是可有婚配?
  如今的宁蓁蓁去掉了面上的黄气,依然是文弱白瘦的,只是脊背听得直,加上状元的身份,让人觉得风姿卓秀。
  苏学士听出了刘首辅的言下之意,婉转说了状元郎先前身子不好,得了重病的时候,妻子与他和离,膝下只有一子,在中了会元,新娶了继室。
  “之后又得了肺病,他妹妹还因为这肺病去了,妹妹先前的侍女悉心照顾,这状元郎的身子才一天天好了起来。”
  宁蓁蓁的经历本来就可以说是传奇,一点点调养身体,病好之后,努力读书,在读书之后把先前的侍女娶做了继室,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话本。
  刘首辅有些可惜,就算是继室之位,也本可以用来给青云志铺路,太过于至情至性。
  绝大部分在场的官员都在心中给宁蓁蓁贴了这样的标签。
  吃过了琼林宴,休假三日,宁蓁蓁就入了翰林院。
  凡状元皆是翰林院修撰之职,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给圣上讲经意。
  这样的职位天然靠近皇权,不说每日都可以见到圣上,差不多日就有和圣上交流的机会。
  这也是宁蓁蓁明明四书五经学得很好,文章也已经不错,还是花了大量时间闭门读书的缘由,尤其是很早就开始自己给自己出题,去准备殿试的文章。
  还因为认识胡翰林,通过胡翰林的路数,得以抄录一些圣上的文章,了解今上的喜好。
  状元这个身份非常好用,就算是没有强大的背景,背后人脉稀薄又如何?遇上了如同司珩一样有心做事的明君,自然而然就有她施展抱负的时机。
  等到入了翰林院,宁蓁蓁先前没有办法看到的文章,现在利用修撰的身份,都在翰林院看了,这都是难得的政治资源,今后要是离开了翰林院,除非入阁,不然可都没办法过来长久看书。
  宁蓁蓁呢像是一块儿海绵,拼命地汲取这部分的知识,这个劲头让胡翰林都感慨,不好意思拉着宁蓁蓁让她展示她的书法。
  一些老翰林看着宁蓁蓁的拼命劲儿,甚至觉得自己好像不在清闲的翰林院,她这架势,像是在忙得像陀螺的户部一样。
  因为晚间状元郎多有应酬,每日清早第一个到的,定然是宁蓁蓁。他们这帮老翰林到了翰林院的时候,都看到她在看书,或者是写东西。
  宁蓁蓁除了看书,了解圣上的想法和喜好,在身上面前表现,接着很重要的活就是应酬了。
  加上有了状元身份之后,果然就如同宁蓁蓁想的那样,那些请柬也是纷至沓来,宁蓁蓁今日与户部的李侍郎吃饭,明日又认识了工部的钱尚书。
  六部之中,宁蓁蓁第一个准备去的就是工部,与钱尚书的交往日渐密切起来。
  造纸和玻璃制作的方子都到了工部,若是去工部,宁蓁蓁打算直接把金庭的大裤衩子都给扒下来。把金庭藏着掖着还没有弄出来的东西,或者是他没有想到的机械,都给折腾出来,等到有一定的功勋在身,最后去礼部。
  礼部负责的是教化工作,金庭虽然是个现代人,骨子里却享受起来了古代权贵的优越性,而且为了利益,甚至还不愿意改革。
  金庭的想法自私又简单,简单而言,若是女子都去读书,明白了自尊自爱的道理,哪儿有愿意做他美妾的道理?
  宁蓁蓁要做的就是把金庭不愿意碰的地方给规整好。
  金庭现在做的归根到底是匠,是科技,而不是科学,例如做出了纸张,做出了玻璃,只是让人读书更方便一些,没有想过去做出显微镜,让生物等学科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根。
  宁蓁蓁想入工部,自然就和钱尚书走得近。
  钱尚书有个幼子,不喜读书,还赶走了蒙学老师,钱尚书生怕再赶走几个,钱家的名声都坏了,只能够家里人教导。
  这小子的大哥教导也不行,只有钱尚书在他面前有些威压,会不情不愿地做功课,但是打心眼里是排斥读书,学得并不好,写字都七零八落,让钱家人发愁。
  宁蓁蓁在教孩子上有些心得,哄着这孩子进行快乐教学。
  钱家幼子很聪明,宁蓁蓁谆谆诱导,让这孩子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也愿意读书了。那小子本就是零基础,在钱家看来那就是进步神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