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4 / 8)
xxx
朝堂上,气氛凝重,大魏五品以上的文官武将全都到了,连一向轻松的文礼也知事态严重,正经地盯着手上的军报。
禾昌久违的上了朝,歇了些时日,气色看起来好多了。
文德站在老皇帝身旁,显然已知军报内容。
“赵顾发来的军报,诸位都看了吧。” 禾昌说。
众臣称是。
北耳弥雄踞北方,一直是大魏最大的边患,在过去几十年间,双方多有交战。去年,老昆仑汗去世,新的昆仑汗是他儿子,塔塔尔。塔塔尔的雄心更胜他的父汗,这只北方的年轻雄狮,在这一年对大魏不断地发动比过去更具侵略性的挑衅和攻击。
众臣皆知,双方是免不了一战。
大魏民风尚勇,向来不畏怯战事,主战应无疑虑。但盘旋在朝臣心中的疑问是,这次与北耳弥正面交锋,是否仍和过去一样,由太子文德为主帅,领军出征。
禾昌的身体不似从前健朗,若文德在战场上发生什麽,都可能影响大魏之後的国势发展。
禾昌和文德望着底下大臣担忧的神情,对他们的思虑心知肚明。
“北耳弥十万大军开拔,目前距我军所在的锡安城仅三百里,看来是要与我大魏决战了。”
禾昌说话的速度虽慢,却一字一句平稳,回荡在大殿中,充满威严。
“朕决定,即刻派兵前往锡安,与之决战。”
皇上是正式宣战了,底下一阵骚动。
“臣敢问皇上,锡安之战,我大魏是由何人领军?”
出声的,是丞相尹国公。
大臣们安静下来,抬头看着老皇帝。
禾昌目光如炬,知道大臣们都等待他的决定。
“此次决战,朕将以太子独孤文德为主帅,授镇北大将军,赵顾将军为副帅,授骠骑将军,其子赵承为车骑将军,三人共率兵十万,与北耳弥决一死战,非挫他塔塔尔的锐气不可。”
文德跪接圣命。
赵顾与赵承父子,长年镇守锡安大营,是戍守大魏北边最重要的两位将领。
大臣间又是一阵议论。
“皇上,臣以为不可。” 姜太师出言道。
“太子在北方带兵多年,地形熟悉,更与赵顾将军联手多次,打了好几回胜仗,他二人是我大魏与北耳弥作战最适合的人选,太师为何反对?”
还不待老皇帝开口,站在姜太师身旁的文礼便大声反问。
“敬王所言,老臣不是不知,但此次北耳弥有十万兵马压上,规模之大不是过去所能比,老臣斗胆反问一句,若是...若是...”
姜太师顿了顿,终究不敢说下去。
“若是太子死了,我大魏又该如何,你要说的是这个吧,平之。”
老皇帝眼都没眨一下,大声的说出姜太师没说完的,也是大臣们心中的忧虑。 ↑返回顶部↑
朝堂上,气氛凝重,大魏五品以上的文官武将全都到了,连一向轻松的文礼也知事态严重,正经地盯着手上的军报。
禾昌久违的上了朝,歇了些时日,气色看起来好多了。
文德站在老皇帝身旁,显然已知军报内容。
“赵顾发来的军报,诸位都看了吧。” 禾昌说。
众臣称是。
北耳弥雄踞北方,一直是大魏最大的边患,在过去几十年间,双方多有交战。去年,老昆仑汗去世,新的昆仑汗是他儿子,塔塔尔。塔塔尔的雄心更胜他的父汗,这只北方的年轻雄狮,在这一年对大魏不断地发动比过去更具侵略性的挑衅和攻击。
众臣皆知,双方是免不了一战。
大魏民风尚勇,向来不畏怯战事,主战应无疑虑。但盘旋在朝臣心中的疑问是,这次与北耳弥正面交锋,是否仍和过去一样,由太子文德为主帅,领军出征。
禾昌的身体不似从前健朗,若文德在战场上发生什麽,都可能影响大魏之後的国势发展。
禾昌和文德望着底下大臣担忧的神情,对他们的思虑心知肚明。
“北耳弥十万大军开拔,目前距我军所在的锡安城仅三百里,看来是要与我大魏决战了。”
禾昌说话的速度虽慢,却一字一句平稳,回荡在大殿中,充满威严。
“朕决定,即刻派兵前往锡安,与之决战。”
皇上是正式宣战了,底下一阵骚动。
“臣敢问皇上,锡安之战,我大魏是由何人领军?”
出声的,是丞相尹国公。
大臣们安静下来,抬头看着老皇帝。
禾昌目光如炬,知道大臣们都等待他的决定。
“此次决战,朕将以太子独孤文德为主帅,授镇北大将军,赵顾将军为副帅,授骠骑将军,其子赵承为车骑将军,三人共率兵十万,与北耳弥决一死战,非挫他塔塔尔的锐气不可。”
文德跪接圣命。
赵顾与赵承父子,长年镇守锡安大营,是戍守大魏北边最重要的两位将领。
大臣间又是一阵议论。
“皇上,臣以为不可。” 姜太师出言道。
“太子在北方带兵多年,地形熟悉,更与赵顾将军联手多次,打了好几回胜仗,他二人是我大魏与北耳弥作战最适合的人选,太师为何反对?”
还不待老皇帝开口,站在姜太师身旁的文礼便大声反问。
“敬王所言,老臣不是不知,但此次北耳弥有十万兵马压上,规模之大不是过去所能比,老臣斗胆反问一句,若是...若是...”
姜太师顿了顿,终究不敢说下去。
“若是太子死了,我大魏又该如何,你要说的是这个吧,平之。”
老皇帝眼都没眨一下,大声的说出姜太师没说完的,也是大臣们心中的忧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