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绯闻缘_8(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丰伟认同,只补充了一句:“明毅叔跟我借也不要打借条。”
  杨晓歌嘴角微微抽搐,这个明毅叔明显是豪门子弟,姜丰伟有借钱给他的机会?
  ☆、第 8 章
  杨晓歌拿到姜丰伟压岁钱的第四天,周晓峰从山东生姜产地返回。
  周晓峰实地考察的地方不仅仅是莱芜,还到别的生姜产地去察看了一番。考察结果证实,不但莱芜这个生姜之乡减产,别处的生姜产量同样减少。
  因为生姜产量小年,姜农们已经准备涨价,出售价会比去年的收购价每斤高一到两毛。去年收购商的收购价平均在八毛左右。
  听了侄子的汇报,周红梅终于下了决心,将银行中的八千积蓄取出参与收购贩卖。周晓峰共带了四万人民币重赴山东,除了自家的两万,姑姑的八千,另外一万二就是杨晓歌从姜丰伟那里借来的压岁钱。
  杨晓歌瞒着周红梅,私下将这笔钱交给周晓峰,钱的来源对表哥没有隐瞒,直言自己是从姜丰伟那里借来。周红梅胆太小,杨晓歌是能瞒尽量隐瞒。
  周晓峰除了砸舌姜家有钱和感慨表弟胆大之外,没有啰嗦和到大人面前告密。周晓峰也想多点本钱,将生意做得大点,只不过周家手中只有两万,其中的五千还是张卫娟之前从娘家借来的,已经是借债经商。
  周红军和张卫娟支持儿子做生姜生意的同时,还提心吊胆,生怕有个万一会亏本,这年头,老百姓手上存点积蓄不容易。
  十月中旬,周晓峰租了辆大卡车,将收购到的四万五千斤生姜运回了泸海市,收购生姜的平均价格每斤接近九毛。为了避免生姜腐烂,用大塑料袋进行分装密封,放在郊区租用的两间平房内。
  周晓峰还带回一个好消息,这几天产地生姜价格涨幅很大,地头的收购价已经涨到每斤一块五。曾有收购商直接找到周晓峰面前,以每斤一块六的高价,要吃下他的全部货物。如果周晓峰性格跟姑姑一样求稳,肯定会同意,毕竟在地头随便一转,百分之八十的利润轻松到手。
  周晓峰不是傻子,蜂拥而来的收购商,姜农收获生姜时对减产的埋怨,让周晓峰坚信,生姜的涨幅远远没有到位,表弟杨晓歌的判断最正确,生姜最佳出手时机应该在元旦前后。
  得知生姜产地收购价猛涨后,周红梅放心,她现在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为民饭店的采购同事面前询问生姜价格。同事觉得奇怪,追问周红梅对生姜感兴趣的原因,周红梅又左言他顾。
  泸海市菜市场的生姜每隔两天就涨一下,每涨一次,周家人都要兴奋一下,而周红梅是最按捺不住,总提议早日出货,就怕价格会跌落回正常价位。到了十一月,当生姜价追上猪肉价时,轮到周红军夫妻按捺不住,要儿子将手中的货物拖到农贸批发市场出手。至于周红梅,原来是担心得睡不着,现在是高兴得睡不着,连丈夫两个月不归家都没注意。
  “哥,我的那份千万别动。”杨晓歌焦急,赶紧私下嘱咐表哥。
  “晓歌,现在都涨了五倍了,差价可以了,咱们不能太贪。”周晓峰偏向父母的意见。
  “哥,你这两天到农贸市场去观察观察再做决定吧。”
  “晓歌,观察什么?”
  “有人在炒作生姜价格,生姜价格还得涨。”
  “我们等炒客不炒再出手?”周晓峰马上明白表弟的意思。
  “对,我们搭搭炒客的顺风车,争取多赚点钱。”杨晓歌嘴角上扬。
  “好,就听你的。”不知不觉中,周晓峰已经有以表弟意见为主的主观意识。
  周晓峰想法说服了父母,周红梅最没主见,哥嫂同意之后她也同意。到十二月底,生姜价格每公斤达到三十元,中央新闻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央视的生姜新闻报道的第二天,周晓峰将生姜运到省城最大的农贸市场批发出售。
  省城农贸市场流通量大,周晓峰手中的四万五千斤生姜只是当天成交量的尾数。
  生姜出手的价格每斤接近十一元,除去开支和消耗,一万的本翻了十倍。当周晓峰将黑皮大包中的四十多捆人民币倒在客厅沙发上后,周家人都惊住了。
  “八千赚了八万,我要工作多少年才能有啊。”周红梅认为自己要工作二十年才有这么多数目。
  “我得修十五年的车吧。”周红军喃喃说道,他是将单位的工资加上外快来计算。
  “会不会犯法啊?投机倒把会坐牢的。”杨晓歌的姥姥手在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