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125(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是孝顺耿直,浩然正气,我呸!”王安显然对高巍有相当大的怨气,“咱家就不明白了,既然耿直,怎么许他以弟侄代役却不推辞?自己躲回老家让别人替他去戍边,还君子,还正义?”
  “以人代役?”
  “孟佥事不知?”王安见孟清和不解,忙解释道,“高老匹夫曾被旌为孝友,才由死罪改为戍边,结果戍边都是由家人替代。新帝登基之后还赦免了他的罪名,辟入吏部,参赞军务。”
  “他来北平是奉命朝廷的命令?”
  “可是,还是主动请缨。”
  小宦官来请人时,王安差不多把高巍的事情都说清楚了,孟清和不得不为他探听消息的能力咂舌。
  身为世子身边得用的听事,得意是得意,做起事来一点也不含糊。
  骨头轻了几两不要紧,只要能办事就行。
  在这一点行,朱高炽和朱棣一样,都是务实派。
  王安离开不久,王全又带着东西上门了。
  孟清和只得规规矩矩的谢过高阳郡王好意,同王全再侃上几句。让他惊讶的是,王全同样是三句话不离高巍,话里话外暗示高阳郡王正琢磨着该怎么收拾他。
  “这个高老匹夫当真不是东西!”
  等到王全骂够,起身告辞离开,孟清和的脑子开始飞速转动。
  王安和王全的言行,肯定也代表了世子和高阳郡王的态度。
  这位高老先生到底是有多招人恨,让燕王父子都这么不待见,随时随地都想砍了他?
  故意在他跟前提这个人,应该不只是为了过一过嘴瘾。自己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主动点省得上级下命令?
  可为什么是他?有道衍和尚在还用得着别人?
  孟清和不相信,能用十年时间成功鼓动燕王造反的和尚,会拿一根筋的高巍没办法。
  比口才,比见识,比胆量,哪样不是和尚遥遥领先?
  论起大明王王朝的奇人,除了被洪武帝宰了的刘文成等人,道衍和尚绝对是一骑绝尘。
  是旁人没想到,还是和尚主动躲开了?
  那他该不该出这个头?孟清和想不明白。
  正犹豫不定,郑和代表王爷前来慰问了。话说了不到三句,高巍的大名再次出现。孟十二郎抬头望天,好吧,看来这事,他不想出头也不成了。
  承运殿暖阁内,燕王与道衍和尚正在对弈。
  棋盘上,黑子与白子厮杀得难分难解,几步之后,白子渐渐开始占据优势。
  “和尚这步走得精妙。”
  “阿弥陀佛,贫僧只是取巧罢了。”道衍和尚宣了一声佛号,捻动着佛珠,“王爷同晋王殿下可已商定何日出发?”
  “两日后。”论及军事,燕王神情变得严肃,“孤派人在大同附近演一场好戏,李九江得到消息必定按捺不住,派兵起来,到时候……”
  有力的手指捻起一粒黑子,啪的一声落在棋盘之上,“任他试探也好,怎样也罢,孤必令其有来无回!”
  “王爷英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