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138(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燕王听得认真,不时询问两句,朱高炽说得愈发详细,底气也越来越足。
  道衍坐在一旁,半合着双眼,轻轻捻动佛珠,一直没有出言。
  朱高炽说完,燕王没有马上点头,而是问道衍,“大和尚认为此计如何?”
  “世子高才,此计大善。”道衍说道,“正使人选,世子可有考虑?”
  朱高炽道:“此计实乃燕王后卫佥事孟清和所献,孟佥事可为正使。”
  “孟清和?”
  “正是。孟佥事于招揽朵颜三卫一事上立有大功,为人机敏果决,行事有章法,且为献策之人,应可当此重任。”
  燕王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着膝盖,“倒也可行。”
  道衍却轻轻摇头,“王爷,不可。“
  朱高炽眉头微皱,在燕王跟前,道衍的话一向管用,只要他不同意,正使人选就要再议。
  “大和尚认为不妥?”
  “回王爷,孟佥事献此良策,为人聪敏可用,世子荐他为正使定是多方考量。然,”道衍顿了顿,“尚有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
  “孟佥事虽有才,然未及弱冠,经验尚且,对残元大漠未必了解。”道衍和尚见燕王脸上闪过一抹恍然,继续说道。“贫僧认为,此行当派一了解当地风俗及部落纠葛之人,官职为何暂且不论,最好为王爷近身之人。”
  “近身之人?”
  “当可显示王爷亲近之意。”
  “大和尚此言有理。”
  说到底,朱棣只是个藩王,派出“使节”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官职再高也比不上朝廷,打出名号也够不上品级。不如派遣身边之人,更显得有诚意。
  再者,北元风俗不同明朝,出使之人言行皆应谨慎。各个部落三天两头的打上一仗,不了解部落之间的敌友关系,不知道上门做客的规矩,会遇上不小的麻烦。前脚刚与一个部落首领交好,后脚踩进敌对首领的帐篷里,不知情的各种拉关系,还想奶茶烤肉的招待?
  扫地出门是客气,脾气火爆点,直接操刀子砍人都有可能。
  得罪的部落多了,这就不是去招揽人手,而是给朱棣结仇了。
  道衍一番解释,燕王深以为然,朱高炽脸上不由得显出一抹惭色。
  “儿未曾考虑这么多,险些误了父王的大事。”
  朱高炽一向谦逊,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立刻开口认错。在老爹跟前丢了面子不算什么,梗着脖子坚持完全没必要。
  “你处事经验尚浅,一时想不周全也无大碍。”燕王没有责怪朱高炽,反而安慰了他几句,温声道,“先下去吧,正使人选,孤自会考量。”
  “是。”
  朱高炽退出了暖阁,看着房门关上,才转身离开。
  暖阁内,朱棣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大和尚是故意的?”
  “非也。”道衍摇头,“世子心急了些,本意是好的。贫僧只是点播些许,王爷明鉴。”
  “是吗?”朱棣放下茶盏,同意了道衍的话,“是急了点,倒是比温吞要好。北平一战,到底是长进了不少。搁在平日,他推举的人也算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