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188(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帐外,孟清和巡营走过。
  身为指挥同知,本不用亲自带队巡逻,可他着实想见“故人”一面。不只高巍“怀念”北平的日子,孟同知对高老先生也十分的怀念。这么容易坑,还坑得如此成功的实例,不怀念很难。
  酒足饭饱,高巍终于有机会同燕王谈及正事。
  燕王抬手,“且慢。”
  旋即令郑和升帐,召集麾下大将一同参与本次谈话。
  “老先生不介意吧?”
  “……不介意。”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北平的遭遇,南京的日子,皇帝的冷落,连番打击之下,已让高巍从不知变通开始变得圆滑。
  被燕王放归时,高巍尚未如此。回到南京之后,皇帝的不信任,同僚的不理解,好友的冷落嘲讽才是改变了高巍的元凶。他依然忠诚于皇帝,奉行正统,但对燕王,却不会如以往那般开口逆臣闭口贼子了。
  骂上一千句,依旧不耽误燕王造反,何必浪费口水?
  如高巍一般的例子并不少,大才子解缙也经历过类似的心路历程。从敢于上疏指责洪武帝,到厚着脸皮向建文求官,再到燕王打到南京时夜奔出城,其中的心酸与苦闷,人生和官场的大彻大悟,非普通人能够体会。
  燕王也发现了高巍的不同。几个月前,这老头几句话就能气得自己头顶冒烟,恨不能操刀子砍人,如今却安坐帐中,对自己摆出一张笑脸,朱棣都想感慨一下,这简直是太神奇了!
  朱能、沈瑄等将领被召到大帐,孟清和在沈瑄身边蹭了个站位。高老先生目光扫过来,友好的咧嘴一笑。老先生顿时如遭雷劈,浑身斯巴达了。
  这张脸,化成灰他也认得!
  孟清和继续笑,高巍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变青,由青成黑,若不是燕王出声惊醒,怕是会一直黑下去。
  “高先生此行,为劝孤罢兵。”
  燕王开了头,高巍站起身,拱手道:“巍临行前,上言,殿下旦释甲,谒孝陵,许殿下归藩,赦罪不责。”
  朱棣没说话,手指一下一下敲着膝盖,似在认真考虑。
  高巍继续说道:“上亲言,殿下为太祖高皇帝亲子,孝康皇帝亲弟,陛下叔父。刀兵相见有违亲亲之情,但有损伤,他日不见宗庙神灵乎?”
  燕王的神情变了。
  建文帝提及宗庙神灵,不能不让燕王顾忌。
  朱允炆不见宗庙,自己就行吗?
  “天子几番严令将兵不得伤害殿下性命,”说到这里,高巍眼圈红了,“殿下竟不能体会陛下拳拳之心,吗?”
  “孤……唉!”燕王叹息一声,“孤又何尝愿意如此?实乃朝中奸佞当道,向陛下屡进谗言,坏祖宗法度,迫害藩王,祸及黎民。孤奉高皇帝遗命,岂能坐视朝纲败坏!此番靖难只为扫除奸臣清君侧。若陛下能驱逐朝中奸佞,孤便……”
  不等燕王说完,朱能立刻出列,大声说道:“殿下不可!殿下一旦罢兵,定为奸臣所害,天子亦忧!”
  燕王皱眉,大声叱喝道:“士弘何出此言?还不退下!“
  “臣请殿下三思!”
  扑通一声,朱能单膝跪下了。
  张玉死后,论资排辈,朱能成为了燕军第一大将。沈瑄威名再甚,仍要列在朱能之后。
  见朱能都跪地上了,其他人也不能不出声,纷纷跪地,同声道:“请王爷三思!”
  “你们……”燕王指着众人,语气十分无奈,“你们这是陷孤于不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