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198(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三类人往往更注重实际,在争论中看到了朝廷的软弱可欺,也看出了燕王的强悍和霸气。
  天子登基以来,除了削藩还有何建树?
  倭寇登岸抢掠杀戮,安南趁机侵扰西南,各番邦不再来朝见,反倒是北边的残元摄于燕王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
  对方孝孺和建文帝失望的同时,不免对燕王升起了期待。
  建文帝是正统不假,可如今的大明,需要一个更有力的君主,能震慑四夷,扬威海外的皇帝!
  这样的言论开始在部分读书人中流传,虽没摆上台面,却也不容小视。
  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明朝的读书人有不可理喻的一面,也有让人震惊佩服的一面。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兵临城下,明朝的士大夫们宁可拥立新皇帝,背负不臣的骂名,也不向敌人低头。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汉家风骨的最后挽歌。
  最终,在野蛮的侵略之下湮灭。
  北平的燕王没有料到,只是针对皇帝和方孝孺的计策,竟然会取得这样的效果。
  朱棣很是高兴,当着众将领的面又一次夸奖了沈瑄与孟清和。
  “我儿甚好,甚好啊!”朱棣抚着短髭,“孟同知更是吾之仲卿!”
  听到这句,孟清和没觉得高兴,反而是后背发冷,头皮发麻。
  朱元璋夸蓝玉是他的李靖张良,蓝玉剥皮充草。
  朱棣称赞张玉是他的的冠军侯,张玉死在乱军之中。
  现如今,当面夸他是卫仲卿,这代表着什么?
  “卑职谢王爷,实在不敢当。”
  明知是乌鸦嘴,含着泪水也要表达感谢。好歹卫青算是善终,比英年早逝的冠军侯好上几个段位。
  心思跑远,孟清和脸上的笑容却没有露出半点破绽。
  沈瑄睨了他一眼,不着痕迹的弯了弯嘴角,没有出声。
  众人散去后,孟清和本想回房安慰一下自己,要么去找沈指挥找点安慰也成。不想中途被道衍叫了过去,进到厢房,坐下,对着大和尚愈发闪亮的光头沉默无语。
  道衍面前摆着炭炉,炉上架着烤饼和馒头。
  闻到烤饼的焦香和一丝肉香,孟清和没和道衍客气,大和尚为他准备的,不吃白不吃,浪费可耻。
  道衍夹起一片馒头咬着,等孟清和吃完三张饼,也放下了筷子。
  茶水送上,透过氤氲的热气,可以看到大和尚慈祥的面容。
  燕王不懂道衍,孟清和以为自己懂,接触多了才发现,他同样不懂这个人。
  以造反为平生最高追求的和尚,当真是个奇怪的人。
  “劝王爷绕过济南的计策,是徒儿所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