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86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嵬名统军与李文钊一样,同是西夏皇族,因此当苏油李宪挥军至满丁川的时候,嵬名统军只象征性地抵挡了一阵,简单送了一千人头之后,便带军撤往兴灵。
  李宪和苏油也不追击,只拆了天都山行宫,然后迁出李文钊所部十五万丁口,选拔出其中的两万精壮作为李文钊的部队,发给装备,军服,给养。
  余部由泾原、环庆两路转运司择地安置。
  天都山易主之后,夏人抵御宋人的重镇萧关,立刻受到来自侧翼的巨大威胁。
  而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梁乙埋的七万大军却远在环庆,正与刘昌祚鏖战!
  这是一次完美的军事配合,苏油空有“知兵”的大名,但是他只懂大略,其实是玩不出这样的微操的。
  这次计划,是种诂带着刘世恒,曹南,李庸三个小辈儿搞出来的。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冈峡
  刘昌祚救援延州之后,六路都经略司便电报让他不用回来,在延州修整,然后领取粮秣,直接从环庆出白马河,攻击夏人对抗环庆军的重镇韦州。
  这一路梁永能不得不救,待到梁永能分兵之后,高遵裕便可以直叩萧关,以最小的代价夺取最大的一条战略通道。
  苏油接到方案之后将作战计划做了小小的调整,李文钊人设立得太漂亮,以至于宋夏两方都错估了他的立场。
  梁乙埋甚至认为李文钊自幼饱读诗书,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一定会捐弃前嫌,即使不帮助自己,也会独立与宋军作战,依托天都山,牵制宋军主力。
  甚至六路都经略司幕府当中,持此论的人都不在少数。
  只有苏油看到了李文钊的本质,这位不是什么真英雄,这位有个更合适的名词来定义——务实型政治家。
  你不是要人设吗?我给你更好的人设,民族英雄这个名头怎么样?
  加上赵顼的圣旨,天都山的饥荒,以及苏油对降臣表现出来的尊重,李文钊最终……还是选择了务实。
  甲辰,朝廷在孙固的不断敲警钟下,终于开始转变口风:“据措置麟府路军马司奏,探得西贼对境大集兵马,屯聚八九处,多至六七万,少亦不减二三万人。”
  “又于通道多堑绝山谷,设为嶮阻,其备甚谨,未知虚实。”
  “可多验降人或得力闲谍参证其事。仍关报种谔,令稳审山川道路及择进,勿致为贼所误。”
  诏李宪:“近据东北诸路所奏,夏人举一国之兵以当官军,约三四十万之士。”
  “今西南地分全虚,若非本路及董毡之军深入以分其势,则虑得并兵东向,以御大军。”
  “尔宜依累降处分,部勒行营将兵,并紧约董毡兵马前去招抚讨除。”
  又诏沈括、李稷、范纯粹:“大军且出界,朝廷日欲知其动静,卿等可俟军马启行,如军中未发奏,闲日遣人探候官军所至,及平安动静以闻。无令断缺,庶上下安虑。”
  又诏李宪:“昨九月辛丑洎甲辰御前及朝旨,所以令李宪等协力深入,殄灭贼巢,或勒兵过河,攻取凉州,须举兵并进,不得止遣偏裨者,无他,盖虑将帅有当进不进之失,止于筑城数垒而已。”
  “今闻所部克复天都,焚灭伪僭,慰甚。当并力前出萧关。”
  “宥州若下,则西路可至中军取粮,平川大道,无馈运之忧。”
  “其后或并进灵武,或转趋凉州。要当攻其所必救,乃于首尾之势有助,无或观望迁延,有误国事。”
  又诏六路经略司:“诸军出界后,如有游贼犯城寨,各路经略司自当支应。城周寨蕃部弓箭手不少,未尽随大军出界,岂可纵贼侵扰?今诸路皆留两将,经略使宜点选敢勇,处画深计,设备不测。”
  再诏:“陕西、河东次边近里州县,比自议兵之初,朝廷使选择守令者,不惟欲供办军须,与转漕之官协力,盖以部内兵民一朝悉发,远从征讨。”
  “后从六路都经略司所议,乡兵义勇,不随战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