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89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来到故秦渠边上一处利用洼地围出的池塘边,那里有一所临时用松木搭建的大工地,苏油和高遵裕正站在门口,笑盈盈地迎候。
  李舜举赶紧下马:“怎敢劳学士和国舅迎候。”
  理论上说,大宋文官守土有责,疆土内发生的战争,基本都是文官掌总,但是对外的重大远征,差不多是武臣的事儿。
  从立国之初到高粱河翻车,再到第一次五路伐夏,基本都是如此。
  到了西夏立国,见武臣们实在是有些靠不住,大宋才开始派遣文官们负责军事。
  当然这也和大宋的对外战争,从出击境外到本土防御,有莫大的关联。
  到现在出了两个例外,王韶和苏油。
  他们俩也是大宋如今唯二的组织过大型战争,征服过藩国的文班帅臣。
  西夏嚣张了八十年,大宋举国上下,从皇帝到脚夫,都认为此战要不是苏油坐镇,不能放心。
  这也是苏油跟随高遵裕大营来到灵州的原因。
  李舜举和苏油在南海就是老搭档,赵顼派他来担任总监军,并且管理军资和皇宋银行,其实也是对二人极大的信任。
  苏油和李舜举对对方的能力同样非常信任,西征以来,两人一主内一主外,倒是颇有默契。
  苏油拱手道:“三百里旱海还在抢修道路,宫使这一路辛苦了。”
  李舜举笑道:“你们一路过来还要打仗,老夫坐着学士弄出的那个冰橇车过来的,不过游山玩水罢了,谈不上辛苦。”
  李舜举从南海回京之后,因为大功,被赵顼封为提举内外东太一宫公事。
  这个职位,是荣遇有过重大突出贡献的致仕老臣的职位,是大宋俸禄体系当中的一个分支——祠禄——的顶级待遇。一般非首相退休,是得不到的。
  但是开拓南海,建立市舶司,让大宋岁入增加三分之一的功劳,实在是太大,赵顼以此为由,侵占了文官们的权利,文官们却也无从反对。
  同样的,因为有这样的经验,李舜举虽然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还是被赵顼任命为此次伐夏大军的总监军。
  李舜举被苏油请到大帐,发现这里摆开了两个工作区域。
  一边是军事地形图,上面各种红蓝箭头,标注,展示这敌我的态势,很明显,那一摊子是高遵裕的主场。
  另一边这是工程设计图,除了道路地图,还有不少器械图纸,车船图纸,这里是苏油和石勇带领的理工小组的地盘。
  苏油因为要统筹两方面,因此干脆将他们弄到了一起。
  几人坐下,李舜举看着两边忙碌的理工人才和军事参谋们:“这法子倒是不错,二位光风霁月心怀坦荡,我是定要报与陛下的。”
  李舜举是老油条,一眼就看出了苏油如此设置幕府的根本目的——公开透明,不惹猜忌。
  看着军图上一支红色的指向兰州的箭头:“那是?”
  高遵裕说道:“数日前,已遣骁锐、豹捷、虎翼三军,携数万蕃骑,加上四通发运的商队,补充器械的军车,大张旗鼓,一起向兰州运动,他们将在那里与李宪合军,渡过黄河抵达应理关。”
  李舜举点头:“这是要造成大军准备渡河,从陆路进攻的假象?”
  高遵裕解释道:“也不完全是假象,渡河之后的主要目标,当然是牵制兴庆府大军,引诱他们出击,造成其内部空虚。但是之后,他们还有收取瓜沙,凿空西域的任务。”
  李舜举问道:“家梁也是夏国名将,甘肃军司十万精锐,兵甲犀利,全靠旧军支应,刘昌祚和李宪能行?”
  高遵裕说道:“如今夏人主力精锐,大部已被我军吃下,兴庆府守军不过十万,家梁的西路大军,他们不可能不重视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