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9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纵观历史,国家对疆域的控制,与水系以及沟通水系之间的运河息息相关。
  有了沟通长江、钱塘江、珠江水系的运河体系,华夏一族才渐渐繁衍到了两浙、福建、广东。
  有了航海术的长足发展,如今更是控制了南海。
  而向北方,有了沟通淮河、海河、黄河的大运河,让大宋对河北的控制力度大大加强。
  但是这样有个问题,就是这些运河大多只能开设在冲击平原上,对于大西北不适用。
  在河套以上,黄河,就成为了分割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天然鸿沟。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绕路,要不从黄河发源地青唐一带向北推,要不从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向西推。
  苏油等不及,所以就只能通过一种交通设施来打破这种局面,那就是——能够跨越黄河的桥梁。
  苏油重生前看过很多历史小说,很多作者最喜欢做的,就是盲目发展铁路。
  其实如今的水运,已经可以满足大宋现有疆域调配物资的需要,真正需要的铁路,苏油心目中只有一条。
  那就是从河北到兴庆府,这样一条铁路,才能够改变大宋国家格局。
  但是这条铁路,不可避免要跨过辽国统治地区。
  至于在其他地方修建,就跟出蜀的那条简易铁路一样,那最多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而铁路更大的难题,不是铺路,而是造桥。
  一八八六年,清政府开平矿务局为解决冬季河流封冻影响,阻碍煤矿运输发展的问题,修造了中国第一座铁路桥,用来跨越滦河,花费了二十五万两白银。
  而中国最早跨越黄河的桥梁,是一九零六年修建于兰州的钟山铁桥,不能通火车,长度二百三十四米,宽七点五米,六墩五孔,桥上飞架五座弧形钢架拱梁,耗银三十万两。
  换到大宋,这就是三百万贯,再考虑到如今的钢材和一千年后钢材的成本差异,最少都在五倍以上。
  因此光一座跨越黄河的铁路大桥,都不是如今的大宋拿得下来的。
  就算拿得下来,那也非常不划算。
  因此只有浮桥,才是如今最佳的选择。
  但是即便是浮桥,也分等级,现在能够腾出手来了,加上宁夏本地就产铁,苏油准备将铁船搞出来。
  兰州浮桥的设计方案,桥墩采用铁壳趸船,浮船头部呈锋利的锐角,具有一定的破冰能力。
  反正现在有炮,也就是破冰,养护之类的麻烦一些而已。
  桥面离水面一米,可以有效减小水流对桥面的冲击,下方还能通过河面流下来的杂物。
  上游两岸将用水泥和大铁件浇铸牵引堤岸,使用最新的南海蕉麻和郑州钢索混编的缆绳,和锚锭一起固定铁壳趸船。
  即便如此简陋,这个方案都震惊了朝中,不说各种朝中大佬们不懂的工程难题,光造价就高达五十万贯。
  很多人都不同意,然后苏油一封奏疏,将大佬们的脸都抽红了。
  各位,好好想想,五十万贯很多吗?不就是以前给夏国的两年岁币而已?
  以前你们给的都不心疼,怎么现在开始心疼了?
  要不你们将原本准备赏赐我的八十万贯给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