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91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兰州有皇宋银行,苏油在那里采购了大量的牛羊随军,队伍走得更加的慢了。
  在卓啰城,苏油还见到了温溪心和蔺逋比。
  蔺逋比在这一带的影响还是巨大的,毕竟是董毡嫡子。
  董毡如今病势沉重,阿里骨正是忌惮蔺逋比这支越来越壮大的力量,才急召青宜结鬼章返回青唐防守。
  而蔺逋比同样没有消停,用这次分得的战利品,大肆挖阿里骨的墙角,如今的卓啰城,已经有了四万户人口,成了一个不小的城市。
  苏油对温溪心的眼光还是非常赞赏的,这里以后就是丝路下兰州的前哨驿站,肯定会变得非常繁华,他在这里的势力肯定会越来越大。
  告诉了蔺逋比哪怕是母亲有召也千万不能回去,又给他讲了晋文公重耳的故事之后,苏油继续上路,又走了十多天,总算是抵达了凉州。
  这里是此次平夏大军最远达到的地方,如今镇守的是大宋火速蹿升起来的第一猛将,刘昌祚。
  手下两位也非常悍勇,姚麟、郭成。
  不过刘昌祚在苏油跟前乖得跟猫似的,连马都不敢骑,来到苏油马前大礼参拜:“末将刘昌祚,拜见大学士!”
  苏油下马,将刘昌祚扶了起来:“现在也是做太尉的人了,不必如此多礼。”
  说到两人的关系,那得追溯到很久以前。
  当年赵顼命两制以上官员推荐将臣,苏油那时候刚入朝,向赵顼推荐的,就是刘昌祚和高永能。
  刘昌祚得知消息后自己都莫名其妙,不知道为啥被苏探花夹袋里将才一大把,为何偏偏看中了不在他夹袋里边的两位。
  殊不知苏油当时要的,就是这个“不在夹袋里边”。
  种谔取绥州失败后被编管,当时刘昌祚是他的得力手下,也被连累,又是苏油万里之外伸出援手,将他捞了出来。
  这就是救命之恩了,受宠若惊的刘昌祚还特意写信跟苏油道谢,苏油回信说你想多了,之前举荐你,是因为你和高永能的确值得举荐;后来救你,那是我认为朝廷编管种五有些不公,出来说句公道话而已。
  你五战五胜,完美地执行了主将的命令,就算种五有过错,也不该连累到你的身上。
  后来关系就算搭上了,不过刘昌祚也没啥能够给苏油的好处,倒是苏油赔了几千贯,送了刘昌祚一柄斩马刀。
  虽然如今民间将刘昌祚捧成大宋第一虎将,但是从此次平夏的功赏就能看出来,军方对刘昌祚其实有些薄责,仅仅升了半级,得知凉州。
  不过刘昌祚也认这个账,毕竟因为他自己影响了四十万大军的攻略,这也就是苏油给他擦好了屁股而已,如果军事稍受挫折,他的人头谁都保不住。
  再退一万步说,如果不是苏油这样的帅臣,换了谁来,愿意为了手下的冒进调整全军部署?
  听说当时高遵裕、李宪的第一建议,就是带新军去先取了刘昌祚的人头再说,还是苏油力排众议,在不利局面中看到了更好的方案,这才保住了这个鲁莽的悍将。
  不过如刘昌祚、姚麟这样的军中杀才,指望他们惜命基本上是想多了,苏油只好说道:“今后以指挥大军为主,休要亲自撞阵,你如今禄位已高,你丢了狗命没人在意,不过那是丢了朝廷的面子,知道吗?”
  刘昌祚呵呵敷衍:“知道了,现在不会了。”
  你不会个屁!看你的样子就知道压根没听进去。
  苏油只好看向另外两人:“两位将军苏油也是久仰大名,尤其姚老二,你家大哥当年没少打交道。”
  姚麟的大哥就是姚兕,跟王文郁、乞第龙山都是儿女亲家,姚兕是种诂夹袋里边的人,算是当年苏油在西北认识的第一个西军将领。
  他们的父亲是战没在和夏人争斗的战场上的,姚兕的营帐当中,桌椅、木碗、床榻,凡是能够看到的地方,都写满了“仇雠未报”的字样。
  刘昌祚出环庆大战梁永能,强克青冈峡,就是用的这四个字激励将士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