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91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研究他的奏章,其实司马光也并不是不重视军队建设的人,如置将法,在王安石出台之前,他早就已经对朝廷有了类似的建议。
  司马光在陕西时间很长,自幼随父宦游就在陕西,他对陕西深重的苦难,肯定比王安石、章惇这些南边来的,更加感同身受。
  因此真实历史上的司马光,因为战略眼光的不足,在对比完两国力量之后,认为大宋不可能干得过夏人,这才放弃了几处得地。
  但是他的行政能力同样不行,因此虽然得到了短期和平,也没有能利用这点宝贵的时间,让大宋局面改观,最多算是给后来的赵煦保住了家底。
  如今的情况,远远好过历史同期,在苏油持续不断推动陕西路改良派改革十九年之后,陕西的局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
  司马光虽然对朝廷全取西夏有些担忧,但是还是先写信给苏油,毕竟苏油是主持大局的人,而且一直以来成绩不俗。
  苏油收到信之后,知道司马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代表的,是一群人的思想。
  这群人眼高手低,但是学识渊博,文化水平是宋朝的巅峰,对自己也一直关心爱护。
  这些人是自己的盟友,要转变他们的思路,最快刀斩乱麻的方法,就是让这个离大宋行政中心距离一万多里的沙州,具有足以摇撼他们灵魂的价值!
  那就是文化价值,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敦煌遗书。
  年代上起东汉,下至当今。
  其间经历三国、两晋、五凉、梁、陈、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周、归义军、沙州回鹃、西夏十多个朝代。
  每逢战乱降临,无数的文化典籍、档案、或官或私,被有心人有意无意地封藏在这些佛窟当中。
  其中汉文的,具有年代记录的,现今流传文献中所佚缺的,价值尤为珍贵。
  这些资料后来被掠夺,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几批被劫掠的文献资料的总和,总计超过了二十七万件之巨!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刘猢狲
  真实历史上,这批文献又经历千年之后才被发现,加上运输和保管不善,导致大量的遗失,导致了存世的大量文献几乎朽烂不可读,导致了修复工程的艰巨。
  但是现在不存在这些问题,大部分文献是从中唐到宋初的东西,加上空间封闭,水土适宜,几乎就是完好如初的。
  司马光是史学家,这里边蕴含的历史资料车载斗量,苏油不担心无法打动他,只担心老头听到这个消息后会亲自赶过来。
  毕竟已经是六十三岁的人了,又长期熬夜不锻炼,怕是禁不住折腾。
  “驻扎吧。”苏油对童贯说道:“明天将东西发下去,我们开始找宝贝。”
  童贯还不知道苏油要找的是什么东西,他心中的宝贝,就是金银珠宝。
  蒲珊游说四通商号找寻大西州黄金国的故事,在报纸上闹得沸沸扬扬,搞得他也心痒难耐。
  敦煌城守叫尉迟扬,这个姓氏也说明了他的身份,于阗佛国李圣天的后裔。
  信奉佛教的于阗,与信奉天方教的黑汗,进行了五十年的战争,七十年前终于被灭国。
  李圣天本名尉迟僧乌波,尉迟家族一直坚决认为自己是中国守臣,是“唐之宗属”,为此还改了姓名,与信奉佛教的高昌、汉人政权的归义军,联合对抗黑汗与吐蕃。
  如今宋人刚至,也没打算轻举妄动,消化西夏这个胜利果实就得花不少年。
  不过沙州肯定是要驻军的,周围的汉人肯定是要收纳的,商队和使臣肯定是要派出去的。
  政治就是这样,两支各三千人的新军,和一支一万人的旧军的到来,必将改变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和政治格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