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91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后就听刘猢狲在里边喊:“大学士,这里边,全是书册,还有些造像!”
  苏油说道:“将东西放到车板上,我们运出来。”
  ……
  元丰五年四月五日,敦煌大泉河第十六号窟中的密室被发现,震惊了整个大宋学术界。
  十六号窟一共搜检出敦煌秘藏遗书文物五万多件,此外还有大量的画卷,书籍雕版,资料档案,金银等各种造像、佛宝、用具。
  佛书,占了文献的八成以上,作品包括经、律、论、疏释、伪经、赞文、陀罗尼、发愿文、启请文、忏悔文、经藏目录等。
  这些佛书主要有卷轴装、经折装和册子装三种。还有梵筐装、蝴蝶装、挂轴装和单张零星页等形式。
  从内部字迹看,可分手抄和印本两种,其中抄本占了多数。
  大量的经卷是由专职抄经手手写而成,字迹端庄工美。
  捺笔很重,颇带隶意的,是唐代以前的抄手的书法风格。
  而唐以后的抄本,则以楷书为主。
  光这些抄本,就有四万多件。
  还有六百本画卷,除了纸上画的,还有绢帛画与绣件,极尽精美。
  而其中更具价值的,是儒家经典与官方档案。
  程岳取过一卷手卷打开,瘪了瘪嘴:“这东西汴京城五岁小儿都在读,《论语》而已,不当事儿,学士为何如此郑重?”
  苏油看着送出来的第一车东西就心花怒放:“你不是读书人,不知道重要性我也不怪你……等等,把那《论语》给我看看!”
  将手卷拿到洞窟外,苏油越看越是郑重,突然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司马学士,接招吧!”
  张麒好奇:“少爷怎么了?这论语很重要?”
  等到将手卷接过来一看:“这也没啥啊,《论语》还不都一样……等下!这……这这……这是……皇侃疏!”
  皇侃,一作皇儡,其字不详,南朝梁国吴郡人。
  是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经学家。
  皇侃是青州刺史皇象的九世孙,曾任国子助教、员外散骑侍郎。
  皇侃少好学,师事时之名儒会稽贺塌。
  长大后精通儒家典籍,尤明《三礼》、《孝经》、《论语》。
  撰有《论语义疏》十卷,略于传统的章句训诂和名物制度,而多以老、庄玄学解经。
  如《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其解曰:“重为轻根,静为燥本,君子之体,不可轻薄也。”
  这种说法,与汉儒说经相去甚远,表现出南朝的玄学之风。
  除了《论语义疏》,还另撰有《礼记义疏》、《礼记讲疏》、《孝经义疏》等,不过只能在古人笔记当中见得吉光片羽,因为它们,均佚失在战乱当中了。
  小七哥的文化水平其实相当不弱,否则也不会引来绿箬那样的文化妞倒追,是柳永燕青那样的人物。
  王安石当年同船的时候就苦劝过他参加科举,为国效力,这娃一笑置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