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96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素无恶迹,干脆招安了他,当一个正儿八经的知寨,拿一份右班小使臣俸禄,让他继续料理和罗氏蛮的盐务商务好了。”
  苏油摇头苦笑:“要是熊本大军一动,此事就多半无法善了,所以沟通很重要啊。”
  蔡京也摇头:“是,罗氏感大宋仁德,愿意奉土归流。”
  “我估计也是给这事儿坑怕了,希望大宋派一个流官在那里,有什么事儿也好得个真消息,哈哈哈……”
  苏油微笑道:“朝廷准了?”
  蔡京点头:“准了,陛下同意罗氏内附,设叙永、怀仁、归来三州,分而治之。统计田亩人口,设官治之。”
  苏油松了一口气:“如此也好,这样一来,金沙江,东川,南盘江一线,我大宋疆域也就稳固了。”
  “罗氏归流,对黔州南部所领大宋最后一批羁縻州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件事,你们处理得不错。”
  蔡京说道:“都是为朝廷解忧,分所当为而已……子超少爷,还没有消息?”
  苏油摇头:“还没有,据一艘捕鲸船说,在日本东北发现了一些岛屿,其中一所岛屿上发现了左旋螺号留下的地标,不过再往东北风浪太急,他们也只能返回。”
  说完叹了口气:“那艘船就是大宋目前船只走到的最远地方了。少年人,到底不知天高地厚。”
  蔡京劝道:“国公,吉人自有天相,也无需焦急,静待就好。”
  苏油说道:“不说他了,《伦理》的纲要你也看了,有什么建议?”
  蔡京说道:“书中的道理讲得透彻,字字珠玑。”
  “如果说《原理》最终解释的的是‘我为何,我自何来,我将何往’三大命题的话,《伦理》想要解决的,就是‘我们为何,我们自何来,我们将何往’的三大命题。”
  “国公此书的要旨,当在于斯,是吧?”
  苏油对蔡京再次刮目相看:“元长天纵聪明,一言已尽之矣。”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讨
  蔡京拱手道:“此乃为天下人设教之书,国公于义理一道,凭借此书,可与先哲比并。”
  苏油摆手:“让元长看过,是要你提意见的,这些话就不用说了。”
  蔡京整理了一下思路,先问道:“敢问国公,《伦理》纲要,与他人看过了吗?”
  这是肯定的,苏油一边在整理思索的同时,一边也和国中有影响力的人物保持着通信。
  这部纲要,他分别与代表老一代的司马光、王安石、文彦博、吕公著、张方平;中间一代的唐淹、苏轼、苏辙、章惇、韩忠彦、郑侠、甚至是程颢,都征求过意见。
  年轻一代里边,则有黄裳、刘正夫、邵伯温、苏元贞、晁补之、毕仲游、苏迨。
  相比程朱理学站在哲学的下游,从伦理角度往哲学方向靠,意图为“王道”寻找哲学依据,最后形成理学一路,苏油要做的事情,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苏油要做的事情,是以哲学为基础,以伦理学为框架,探讨如果要构建一个近乎完美的道德社会,所应当遵循的规则。
  这已经突破了哲学和传统儒学的范畴,目光已经注视到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脚下的发展道路。
  苏油推开了一扇宋代学者从来没有企及过的窗户。
  苏油对这个社会,不再简单以君臣士农工商来进行划分,而是对每一个参与到社会生活里边的人,用其共有属性进行了划分。
  在这个划分体系内,每一个人,都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都承担着相应的权力和与之对等的义务,都为一个系统服务,那就是人类社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