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96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油总算明白过来了,自己到底还是后来者的思维,忘了考虑宋人的习惯和接受程度。
  自己这部书,可不是只给精英看的,普及播种才是根本目的。
  抚掌笑道:“明白了,元长此论方为至理,要不便叫《伦理训类》?作为自家关起门来教育扁罐漏勺的闲言碎语之总结,如何?”
  蔡京见苏油听了劝,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又为苏油一转眼就能想到如此巧妙的方式而惊叹:“此法妙极,蔡京有幸,先得窥夫子之道,夫子莫以为蔡京希望独专,一味阻碍就得了。”
  苏油此刻心里只感到无比的滑稽。
  不光光是因为刚刚和真实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掰扯了半天道德,最后还采纳了他的建议;
  还因为他想到了后世一本书——《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那部书里边,很多话几乎就是纯白话。
  比如“人只有个心,若不降服得,做甚么人!”
  又比如“人精神飞扬,心不在壳子里面,便害事。”
  又比如讲论语:“曾子三省,看来是当下便省得,才有不是处,便改。不是事过后方知始去改,省了却又休也。”
  苏油对程朱理学是不怎么感冒的,但是现在自己要推行自己的思想,却要模仿南宋景定四年出版的朱熹与其弟子的问答语录汇编,实在是太特么……
  这不光是要换了人家的菜,这是连人家做菜的锅都要搬走,都不知道从何吐槽起了。
  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方法,却是如今宋人最容易接受的方法。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费
  蔡京对苏油如此重视这部书的目的却有些误会,安慰道:“国公一直以事功取名爵,陛下终究还是要大用的,这一节,天下无人不知。”
  这话说得苏油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奸人永远是奸人,以为自己担忧被君王忘了,守制期间还不消停,着急忙慌写书就是为了找机会让赵顼记得自己。
  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你想哪里去了,说说朝中的动向吧。”
  蔡京说道:“朝廷动向嘛……蔡确的建议,国公如何看?”
  九月,蔡确对赵顼建议,鉴于宁夏已固,青唐已安,陕西四路西军正军需要考虑出路了。
  新军的威力已经大显,国家军队改革势在必行。
  因此请赵顼将西军中的将领召到皇家军事学院,接受新式军事思想教育,举办“高级将领培训班”,同时将旧军大部转业安置,充实宁夏路人口,调整巩固边防,改造玉门关到于阗的交通线路,设立寨堡,驿站,巩固新得地区。
  将西军剩下的精锐予以整编,重新按照新军建制组建,减少军费开支,提高战斗力。
  与此同时,对于国家重点地区如蜀中、两浙、河北、南海,也将效仿京中、河西,调整军制,汰换旧军,组建新军代替。
  这项建议从明面上看,应该说对大宋是有好处的,大宋的军事,也的确应当朝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在短期内,这样做却也起到了暂时解除西军将领对军队控制权的效果,而且可以看作蔡确意图对军事染指的先兆。
  其目的是什么?
  不过苏油并不担心:“军机处的人员更换了吗?”
  蔡京对苏油的政治敏感性相当满意,笑道:“陛下曾有意让高使相主事,但是据说被太后否了,改用了王韶,而章楶调任南海,接替王学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